舞台上,店小二努力試圖唱得抽象一點,跟上大大聖的節奏。
不得不說,抽象確實吸粉,這首歌一唱,店小二收穫的呼聲比正經唱歌的呼聲還要大。
等到許諾上台的時候,他拿起話筒,「來來,樂隊老師準備啊,第35首歌,咱們唱一半,給大家打個樣。」
對於35這個數字,觀眾們居然已經有些見怪不怪。
「我的內心毫無波動,這時候有人說大聖準備了一百首,都覺得很正常。」
「小意思,灑灑水啦。」
不過嘉賓們卻對唱半首來了興趣。
「為什麼是唱半首?」
「有什麼講究嗎?」
「要唱就唱完唄。」
趙磊納悶道。
許諾呵呵一笑:「一會你們就知道了。」
悠揚悅耳的音樂響起,觀眾們一聽就知道這是民謠。
眾人都期待著民謠能整個什麼活。
這時候,許諾拿起話筒開唱了。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
長得好看又善良,
一雙美麗的大眼睛,
辮子粗又長。」
趙磊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還在跟著音樂頻頻點頭。
「挺好的啊。」
「就喜歡民謠這個調調。」
「沒想到大聖民謠也會。」
要想民謠唱得好,漂亮的姑娘不能少。
小芳就是這個漂亮姑娘的具體形象。
1993年,李春波發表《小芳》,一舉成名,這首歌拿下了各種榜單的冠軍。
甚至有媒體稱1993年為「小芳年」「李春波年」。
在當時的華語樂壇,時尚,潮流是整個樂壇的方向,而《小芳》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僅不寫放下不寫未來,也不寫摩登時代。
《小芳》寫的是知青下鄉的故事,在那個年代,男女知青上山下鄉,城市青年進入農村接受農村改造。
10年時間,1600萬人從城市到農村接受教育,這場運動,曾經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
在上山下鄉結束後,絕大多數知青回到了城市。
期間自然也發生過無數讓人感動的故事。
愛情故事,是知青們遇到最多的故事。
接受過城市教育,經歷過城市生活的年輕男女們,對於農村青年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無論是學識文采,還是見識經歷,經濟地位,階級差別巨大的知青們成為無數年輕男女夢中的情人。
愛情故事,就這樣發生在無數個角落裡。
小芳,就是這樣一個愛上知青青年的女孩。
這首《小芳》,必須要先唱給大家聽,不然等會唱的時候就沒這個效果。
「在回城之前的那個晚上,
你和我來到小河旁,
從沒流過的淚水,
隨著小河淌。」
趙磊樂了:「喲,這是要分離啊!」
「嗨,好好的幹嘛要走啊。」
李正義也附和道:「人小芳多好啊,又好看又善良。」
「渣男!」有女觀眾開始罵罵咧咧,唾棄主人公。
「人家小芳在哭,肯定就是這個男的要拋棄她了!」
「不是吧,這還沒唱幾句呢。」有觀眾覺得就這幾句就評價主角,有點過於武斷,應該再聽聽。
歌聲繼續。
「謝謝你給我的愛,
今生今世我不忘懷,
謝謝你給我的溫柔,
伴我度過那個年代……」
這就有點不妙了,什麼會開口謝謝閉口對不起的?
背叛的時候唄!
想要鬧分手,搞始亂終棄都是這麼開場。
男觀眾一聽,好傢夥,這味太熟了。
大聖還在繼續唱著:
「多少次我會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衷心祝福你善良的姑娘
多少次我會回頭看看走過的路,
你站在小村旁……」
沒跑了,這就是當了渣男。
「哼,看吧,就是渣男!」
電視機前一對情侶也在看節目,聽到這伸手掐了一把男朋友。
男的疼的齜牙咧嘴也不敢吭聲。
大家聽得正起勁呢,許諾比了個手勢,音樂戛然而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