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被迫加班整活
歌曲結束,許諾三人鞠躬致謝,現場在《海闊天空》的感染下沸騰起來。
情歌再動人,也比不上搖滾能夠調動氣氛,這跟音樂好不好無關,跟音樂風格相關。
情啊愛的,雖然好聽,但是奮鬥與理想,更加讓人熱血沸騰。
現場觀眾們都沸騰了,八萬人的沸騰是什麼樣的場景?
無人機視角下,魔都體育館好像要被巨大的聲浪掀翻一樣,螢光棒瘋狂揮舞,很多人已經站了起來發泄心中的激動。
這就是《海闊天空》的魅力。
擁有超越時間,跨越地域,跨越種族的影響力。
現場觀眾們還在唱著這首歌,哪怕粵語發音十分蹩腳,也毫不在意。
跟地球上一樣熱烈的氛圍。
地球上,一直流轉著一個傳奇,不會粵語的人也會唱《海闊天空》。
這首象徵著夢想和奮鬥的傳奇之作,就像是熱血動漫的主角,用最張揚的態度,說最赤誠的台詞,陪伴每個普通人見證成長的晦暗和榮光。
堅持夢想,永遠不該被嘲笑,永遠不該輕言放棄。
這首歌好像有神奇的魔力,不論在哪裡,不論什麼時候,只要歌聲響起,就一定能夠吸引人駐足停留。
即使是在國外,這首歌也能吸引無數人的注意。
《海闊天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勵志故事,誰能想到一首發布之初不被看好的歌,甚至被電台嫌棄時間太長要求縮減時長。
然後《海闊天空》在誕生以後的三十一年間被反覆歌唱,創造並串聯起無數振奮人心的集體記憶。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首歌已經超脫了歌曲本身的意義,它代表著勇氣、夢想,代表著一種精神意志。
站在2024年回望過去,30年來,每個艱難的日子,每個振奮人心的日子,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這首歌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它是《承諾》。
在北京奧運會劉翔傷退時,鳥巢響起了《海闊天空》。
2013年恆大奪得亞冠時,天河體育場合唱《海闊天空》。
2018年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俄羅斯逆襲擊敗西班牙隊,賽後在體育場內,響起《海闊天空》。
最艱難的那幾年,人們需要勇氣共渡難關,於是唱起了《海闊天空》。
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3年杭州亞運會,《海闊天空》貢獻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名場面。
如果有一首歌能在旋律響起的瞬間就讓人心潮澎湃,只要有一個舞台就能觸發萬人大合唱,那麼《海闊天空》一定會被廣泛提到。
因為《海闊天空》顧影自憐,不是退縮放棄,自我超越和永不放棄,這也是為什麼這首歌能夠傳唱至今,卻依然擁有不凡的生命力。
香港曾經選擇了草蜢,但時代最終選擇了Beyond。
時至今日,《海闊天空》已超越了語言與音樂的範疇,成為一種信念、信仰與力量。
而現在,許諾把這種信念帶給了現場幾十位學員和明星,帶給了場內八萬名觀眾,場外兩萬名聽眾,和電視機前數以千萬的觀眾。
這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不應該局限在任何一個星球。
現場氣氛達到了最高潮,所有人都在喊著他的名字。
演唱會上最經典的環節,莫過於伍佰多次被迫加班。
現場也有人在喊:「諾言,加班!」
四個半小時的演唱會和比賽,並沒有讓大家感覺到疲憊,至少從現場的吶喊聲和尖叫聲來看,他們精力充沛。
雖然這並不是演唱會,但是大家仍然把看演唱會的習慣帶了過來。
有人帶頭,漸漸的所有人都在喊加班。
眾所周知,辣個男人雖然很狗,但是同時也是出了名的寵粉,粉絲的合理許願,基本上他都會答應,雖然有時候這種愛像泥石流一樣致命。
比如說這次說好的情歌對唱,結果是《珊瑚海》這種悲傷情歌,讓所有想吃糖的人猝不及防挨了一刀。
許諾有點無奈,這不至於啊,又不是演唱會,怎麼觀眾這麼熱情。
沈凱文嘿嘿直樂,這個他熟啊,去年就是在這裡,雖然只奪得了亞軍,但他收穫了無數的歡呼,硬是帶著全場觀眾一起唱了幾遍《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
後台洪流一點沒猶豫,遙控道:「小許,那就再唱一首吧,怎麼樣?」
「行吧。」
山呼海嘯一般的加班聲中,許諾對著台下揮了揮手,「大家想聽什麼歌?」
「海闊天空!」
觀眾們毫不猶豫地異口同聲道。
五分多鐘的歌,所有人都沒聽過癮,更難受的是,網上也沒發布這首歌。
大家都想再聽一遍。
這點小小的要求,許諾當然會答應。
他甩甩頭髮上的汗,「《海闊天空》大家一起來吧!」
音樂響起,許諾高聲唱道:「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
然而這一句之後,他的聲音就被現場觀眾淹沒了。
許諾懵了一下,下意識提高聲音,試圖搶回一點主動,然而觀眾們見狀也提高了聲音。
八萬人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現場幾乎成了觀眾們的舞台。
舞台上三人對視一眼,這不行啊,男人絕對不能被動。
於是三人放棄和聲,直接開始合唱,試圖奪回主動權。
觀眾們不樂意了,「弄他們!」
「笑話,就三個人還敢跟我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