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瘋狂的票房
晚上十點,《少年華國說》正式上線。
詩詞+音樂=顛覆性的作品,還未發布,已經討論量超過五十萬。
一個作品,既能顛覆創新,又能火遍全網,這就是新時代降臨。
各大平台無一例外地給了封面推薦,《少年華國說》跟《明天會更好》同時出現在首頁。
首頁林晚晴已經上過好幾次,但是諾言這個藝名,卻還是第一次。
新人出道歌曲直接拿到最好的資源,這是破天荒頭一遭。
不過對比起在七一晚會以新人身份出道,給首頁推薦好像又很正常,商業平台,永遠沒法跟官方相提並論。
《少年華國說》還在持續發酵,整個華語樂壇震動,但是這次沒人喊天黑,而是喊變天了。
從諾言出道以來,大家天天嚷嚷著天黑了,但是天再黑也總有放晴的時候。
比如六月份,大家著實享受了一把華語樂壇久違的晴天。
現在這首《少年華國說》,帶來的效果是「變天了」,又是一首經典詠流傳的歌曲,華語樂壇換了新天。
好像是諾言在跟他們說:拜拜,不跟你們玩了。
恐慌。
無助。
驚嘆。
不改變就是等死。
對於華語樂壇來說,這是一個徹夜難眠的夜晚。
《少年華國說》剛剛上線,就出現在新歌榜上,然後以坐火箭的速度開始上升。
幾乎是每次刷新頁面,這首歌的排名就會上升幾名。
上線一個小時,《少年華國說》新歌榜和熱歌榜第一名,《明天會更好》第二名。
年輕人第一時間下載了這首歌,順手也父母長輩下載一首《明天會更好》。
什麼叫雨露均沾啊!
網友們瘋狂循環這首歌,到處都是「少年自有少年強~」
華娛樂壇的音樂人們也在聽,他們聽得更加仔細,看得更仔細,整個歌詞,他們是逐字逐句地看,然後把梁啓超的文章仔細對比,希望能夠找到可以攻擊的地方。
很遺憾,他們一無所獲。
古典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相結合,讓流傳千百年的詩詞歌賦在音樂旋律中煥發新的生命力。
他們覺得自己好像第一次認識到流行音樂,原來可以這樣?還可以這麼玩?這樣居然踏馬的也行?
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連續聽了幾遍之後,不少人只能承認,周鴻遠說的是對的。
這就是華娛樂壇劃時代的作品,諾言用《少年華國說》開啟了新的時代。
原來詩詞歌賦,也能跟流行音樂完美結合。
一直以來都有人試圖把古詩詞融合進音樂里,然而每次都是被罵的狗血淋頭,漸漸的,大家都放棄了。
既然搞點大白話就能賺錢,還能博取一下好名聲,何必自討苦吃。
現在他們明白了,不是不能寫,只是他們寫的不好而已。
諾言用一首歌告訴他們,古詩詞可以寫,但要寫得精彩,這個要求看似很難,其實一點也不簡單。
有諾言這首歌在前,他們完全可以大膽創新,突破傳統桎梏,充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至於效果如何,那就各憑本事,但是有一點,他們不會再因為太過大膽而遭受非議。
從這點來說,諾言就是新時代的開創者,從此以後,只要用這種古詩詞風格創作,不管承認不承認,都得尊稱他為開山祖師。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當大眾接受了這種歌曲以後,自然會尋求更多的作品。
跟風,是一種捷徑,不管是音樂電影還是小說,跟風都是最快蹭熱度的方式。
只是真的有人能夠蹭到這個熱度嗎?這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少年華國說》一個小時,新歌榜第一。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記錄,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吃到官方晚會的流量。
此時許諾跟林晚晴還在回魔都的飛機上,他們暫時跟外界的一切隔離開。
只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少年華國說》的傳播速度,遠遠超過了飛機的速度。
魔都機場,有人一邊走著,一邊哼著「身似山河挺脊樑,敢將日月再丈量」。
「諾言出品必屬精品」已經成為不少歌迷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
老一輩的人對他的歌尤其喜愛,這個老一輩,自然也包括高層。
有時候,權力,就在這些人手中。
許諾不需要權力,但他想要做的事情,需要他們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