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幫天后救場,她饞我身子 > 第266章 《明天會更好》(改)

第266章 《明天會更好》(改)(2 / 2)

「你?」爺爺回頭瞅了他兩眼,張了張嘴,最終閉上,又轉過頭去專心聽歌。

小聶遭受暴擊,沉默最傷人。

舞台上,林晚晴聲音提高了一個調,歌曲也進入了尾聲。

「唱出伱的熱情,

伸出你雙手,

讓我擁抱著你的夢,

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

讓我們的笑容,

充滿著青春的驕傲,

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

林晚晴鞠躬致謝,抬起頭的時候裝作不經意地掃過許諾坐的位置。

這個男人毫不掩飾眼神中的熾熱,讓林晚晴很是受用。

如果是別人用這種眼神看她,她只會覺得噁心,但是如果這個人是許諾,就很舒服。

在這樣的舞台上,唱著他寫的這樣一首歌,林晚晴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好像從一開始,這個男人就孜孜不倦地給她套金身,一層又一層,好像生怕她受到傷害一樣。

林晚晴退場了。

許諾心裡跟貓抓一樣,恨不得跟著她退場,禮服啊,多刺激。

旁邊的老人看向他,開口道:「這首歌很不錯。」

「謝謝您誇獎。」

「再接再厲。」

許諾點了點頭,這位老人好像更喜歡這首歌,連話都比剛剛多說了一句。

也對,《少年華國說》的風格太過炸裂,老年人還真不一定能接受。

林晚晴下台,許諾如坐針氈,卻又不敢離場,只能一直坐到晚會結束。

跟老人打了個招呼,許諾回到後台。

林晚晴已經換好了衣服,兩人悄悄走出了央視大樓。

這時網絡上已經爆了。

這次七一晚會的關注度遠遠超過五四晚會,收視率最高和彈幕數最多的時段,就是《少年華國說》。

第二高的是《明天會更好》。

許諾舞台首秀,吊足了觀眾的胃口。

時至今日,他的關注度已經要追上林晚晴。

雖然直到今天,他才拿出了出道的第一首歌。

出道+新歌,讓不少人充滿了期待。

而林晚晴的《明天會更好》,討論熱度卻低了很多,不是不好聽,而是大家都能聽得懂。

歌詞簡單直白,唱法也並沒有故意炫技,大家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沒有爭議,就沒有討論熱度。

比起「少年自有少年強」的吶喊,「春風吹動少年的心」顯得過於柔和。

這並不意味著《明天會更好》就不如《少年中國說》。

有些歌曲,需要時間的沉澱,它會在在無數次出圈的中,慢慢觸碰到普羅大眾的內心。

以後在各種人們需要團結相連、握緊彼此的手的場合,這首歌總是如約壓軸出現。

在紅歌上,順境有《歌唱祖國》,逆境有《義勇軍進行曲》,絕境有《我的祖國》,那麼在遭遇挫折,卻又需要撫慰內心的時候,《明天會更好》就能用隻言片語,重新撫慰起當下的焦慮不安。

音樂在特定的時候,發揮的作用遠遠超出音樂本身。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格外熱衷於紅歌,因為它們充滿了正能量,那種希望那種朝氣蓬勃那種不屈的力量那種無畏的無產階級英雄氣概,是當下大部分纏綿於情愛的歌曲所沒有的。

靡靡之音聽多了以後,回過頭來聽紅歌,頓時感覺熱血沸騰。

很多人在步入社會,經歷過社會毒打後,親身體會過陽光下的陰暗面後,才發現這些經典的歌曲總是能夠讓人重拾希望,渾身充滿力量。

emo歌曲不是不好聽,而是會持續給人帶來負能量,內耗也就產生了。

現在的一個主流是,放下個人素質,享受缺德人生,拒絕精神內耗,有事直接發瘋,與其委屈自己,不如為難別人。

當情緒不穩定,很喪的時候,聽一聽紅歌,祖國的強大氣場就能幫你鎮壓邪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普通的墓地,別說晚上了,白天一般都沒人敢去,總感覺陰森森的,瘮得慌。

但是烈士陵園就不一樣了,白天小孩都敢在烈士陵園到處亂跑,晚上門前空地,也多得是散步的人。

這就是氣場的區別。

《少年華國說》表演結束沒多久,熱搜上了,官方也很快點讚。

對於這首歌,第一個表態的就是青年社,官方圍脖很快發聲:「【少年追風趕月乘雲上,我們都是追風趕月的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一起來感受青春熱血,聽@諾言唱響屬於我們的青春主題曲!」

青年報也緊隨其後,然後是各地青年社,爭先恐後地給許諾點讚。

七一晚會還沒結束,他們可是親眼目睹李凱旋跟許諾的親密交流。

《明天會更好》也被頻頻點名,一首歌回憶過去,鼓舞少年,一首歌展望未來,充滿希望,相得益彰。

「林晚晴唱響《明天會更好》,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永遠期待明天。」

早就準備好的文案,幾乎是在兩首歌剛剛結束的時候就發了出去。

這就是上官方晚會的好處,雖然賺不到錢,但是只要拿出來的作品給力,官方並不介意幫你宣傳一下。

而官方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宣傳的,他們選人是慎之又慎,因此在大眾眼裡,也有點「官方嚴選」的意思。

後續的影響力,只會更加可怕。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寡夫欲潮 暗恋成真 【gb】动物农场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