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幫天后救場,她饞我身子 > 第184章 《無名的人》

第184章 《無名的人》(1 / 2)

第184章 《無名的人》

《無名雄獅》導演一聽還有這種好事,立馬答應下來,生怕他反悔。

畢竟現在無論是沈凱文還是余洲,都是當前大火的歌手,甚至還被邀請上春晚。

《無名的人》由唐恬作詞,錢雷作曲,這對黃金組合,出手必定是王炸。

大年初一,《無名的人》開始慢慢流傳起來。

列車上,有人在聽《常回家看看》,有人在低聲哼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作為打工人,小孫不喜歡《常回家看看》,因為父母並不是不圖他做多大貢獻。

他也不喜歡《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因為這首歌有點low,即使這首歌是他最喜歡的諾言寫的。

然而車廂里都是這首歌,他有點煩不勝煩,拿出手機,搜索一下今年還有哪些歌。

這時一首新歌《無名的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只是歌名就已經讓他狠狠地共情了。

《無名的人》僅從名字上就可以給人帶來一種平視感,讓他獲得身份上的認同。

打工人,誰不是無名的人呢,再一看演唱者,沈凱文和余洲穩了。

小孫有點激動,這兩人也是他喜歡的歌手,一個深情,一個直入人心,更關鍵的是,他們都是諾言的翅膀。

想到這,小孫點開歌曲,果然如他所料作曲作詞都是諾言,小孫心裡已經開始期待起來。

開頭是余洲唱的,跟他之前的作品風格一樣,低吟淺唱。

「我是這路上沒名字的人,

我沒有新聞沒有人評論,

要拼盡所有換得普通的劇本,

曲折輾轉不過謀生。」

戳人的歌詞,開頭表明身份,找到共情,我就是一個無名的人,上不了新聞,不會有人評論,拼盡全力,也只能勉強生活。

這是對漂泊在外的小孫最真實的描寫,小孫甚至懷疑這首歌是不是偷窺了他的生活。

這時歌聲提高了一些,是沈凱文的聲音。

「我是離開小鎮上的人,

是哭笑著吃過飯的人,

是趕路的人是養家的人,

是城市背景的無聲。」

小孫又共鳴了,父母老邁,家裡全靠他一個人支撐,忙碌奔波,小鎮做題家,用了十幾年時間,從小鎮走向城市,然後卻成為城市的背景板。

這時余洲又開口唱道。

「我不過想親手觸摸,

彎過腰的每一刻,

留下的濕透的腳印是不是值得?」

彎腰觸摸腳印,這是對自己價值的拷問,小孫也無數次在內心裡問自己,這樣值得嗎?

「無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

敬你的沉默和每一聲怒吼,

敬你彎著腰上山往高處走,

頭頂蒼穹努力地生活。」

小孫很喜歡余洲之前的那首《消愁》,一杯又一杯,敬故鄉,敬遠方,敬自由,敬死亡。

這首歌曾經陪他度過無數個艱難的晚上,如今又聽到「敬你一杯酒」,這樣的歌詞小孫有些感動起來。

這杯酒不是敬月光,不是敬故鄉,而是敬自己「無名的人」。

沉默、怒吼、彎著腰、努力地生活,樸實的歌詞,生動地刻畫出來小人物的眾生相。

對於「無名的人」「小人物」來說,人生沒有什麼奇蹟,有的只有負重前行,頂著生活的壓力,如履薄冰,一步一步往上爬。

小孫正在怔怔出神,卻發現車廂里《常回家看看》《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歌聲消失了。

他一抬頭,發現身邊圍了不少人,有人在輕聲跟著哼唱。

「小伙子,這是什麼歌啊?」

小孫愣了愣,「《無名的人》。」

一個大叔憨笑著摸了摸腦袋,「這歌還怪好聽的。」

小孫愣了一下,「大叔,你也喜歡余洲的歌?」

「明星什麼的我也不認識,歌寫的好我就喜歡聽。」

周圍人都在附和,「小伙子,聲音調大一點,我們也聽聽。」

小孫調大了音量,一群人圍在一起聽這首歌,有年輕的打工人人,有鬢角花白的大叔,也有還在讀書的學生。

事實證明,真正好的音樂可以跨越年齡,跨越學歷,跨越性別,聽到的人自然會喜歡5上這首歌。

高潮過後,沈凱文再次開口。

「你來自於南方的村落,

來自粗糙的雙手,

你站在樓宇的縫隙,

可你沒有退縮。」

余洲接著唱道。

「我來自於北方的春天,

來自一步一回首。」

兩人齊聲合唱,

「背後有告別的路口,

溫暖每個日落。」

這一段歌詞也很簡單,樸實,然而每一句大家都能聽得懂,都能從歌詞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合唱之後,沈凱文再次開口,情感拉滿。

最新小说: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 撼世龙吟 齐天大妖 抓鬼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