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來人時,又是深更半夜,也不知宮裡出了什麼急事。要是大事的話,陳初六定會很快見到陳堯佐、王隨、李迪派來的家丁,可這一次,誰家都沒來。
陳初六有種自己這一群人被一網打盡的感覺。
等待了許久,陳初六還是入宮面聖了。入宮之後,看到宮裡燈火通明,一位熟悉之人,王中正迎了過來,臉上不知是喜還是憂。
陳初六上下打量了一下:「王公公,本官有心恭喜你重回大內,可看你臉色,又想勸你節哀,糾結啊……」
王中正嘆了口氣道:「陳卿家,別說笑了,你要想勸節哀,這倒是沒錯。不是咱家節哀,是陛下節哀。」
陳初六臉色一變:「什麼?宮裡出什麼事了?」
王中正嘴唇顫抖著,回到:「張娘娘走了,陛下最寵幸的一位妃子走了。陛下廢了郭后,本想立張娘娘為後,可張娘娘沒等到這一天。」
陳初六怔住了,趙禎這一年,可不算平靜。劉娥走了,剛得知自己的生身母親,又是早已入了土的人,現在連心愛之人,也走了。帝王雖天下第一,遭受這等離別之痛,又哪裡比得過闔家幸福的小民百姓呢?
但有些奇怪,張氏一直受趙禎寵幸,為何會在這個年紀去世。從來都是聽說沒有犁壞的地,只有累死的牛,趙禎都沒問題,張氏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去世。
王中正稍微解釋了一下,原來自劉娥崩逝之後,後宮的這些個嬪妃,便敢爭寵了。郭皇后被廢的原因中,後宮爭寵便占據了很大的部分。
趙禎沒了人管制,面對這後宮佳麗三千,一時也花了眼。心裡有著張氏,但身體卻一點也不老實。這半年多來,張氏見他次數,還比不上郭皇后的。
在這後宮之中,宮斗日益激烈,見不到天子,這足以令一位恃寵而驕的嬪妃心驚膽戰。更重要的是,這位張氏沒有生下男丁。
僅僅半年,張氏生了一場大病,等到趙禎想起她的時候,便是華佗在世,也回天無力了。外朝李諮、宋綬等人斗得正歡的時候,趙禎並未插手管太多,便是他在陪著張氏走完最後一程。
這一夜香消玉殞,大內之中,燈火通明。陳初六記憶之中,恍惚想起了當年天子大婚的那一天夜裡,也是這般燈火通明。在陳初六所不知道的地方,趙禎對張氏許下君無戲言,朕一定要讓你當皇后!
王中正說到最後,也是感嘆:「張娘娘是好人,比起郭皇后,雖然驕縱了一些,可比起其他那些娘娘來,那可是好了許多。」
「臨走之時,張娘娘念及福康公主,想起了咱家替公主爭來了公主府、封地,替咱家說了一句公道話,陛下下旨讓咱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