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陳初六遇到的李元敖,正是李繼捧之孫,也叫拓拔碭。李元敖在山坡處駐紮下來,陳初六則遣陳長水帶著剩餘的人去尋找曹將軍。
李元敖長嘆一聲,把水壺摔在地上,狠狠罵道:「燎兒!堅持不撤軍死守的是他,大難臨頭跑得最快的也是他,誓要奪回領地的是他,撤出城池的也是他,兩面三刀,出爾反爾,赤瓦不刺海!忽剌孩!」
陳初六聞言笑了,原來這次西涼的主帥是李元昊。他退兵地斤澤的計策,其實是上策。縮短了自己的補給線,延長了敵軍的補給線。自己安心練兵,保住了有生力量,化整為零,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蠶食豐州駐軍。
西涼小弱,不比大宋,退到地斤澤,乃是揚長避短。只是可惜,他沒想到曹煒也把自己隱藏了起來,還把狄青拿出來但誘餌。
李元昊年輕氣盛,十分好和人比較,狄青作為曹煒手下最勇猛的小將,屢屢以少數人馬,破他大軍,李元昊早就想殺之後快了。
只是沒想到,自己的位置早已經暴露了。曹煒大軍突然奔襲而來,他還沒做半點準備。不僅派了三萬人出去截殺狄青,另外還有兩萬多人,在大漠之中,剿滅匪徒。留在營中的,也身未披甲、劍未傍身。
如果打下去,必定遭受重創。李元昊深知自己兵力不多,千萬不能報銷在這裡,於是焚營北逃,又叫那些支姓旁族留下斷後。
大漠裡的兩萬、去了豐州的三萬,如果不出意外,都能想辦法逃回去,於是他就只損失了一兩成的兵力,還都是早就想斬草除根的那些人。
李元敖卻帶著兵,一路南下,直到遇見了陳初六。而現在這個時候,曹煒應當忙著清理殘敵,趕緊調兵遣將,將寧邊、寧遠、武州三地正式收入。
前面戰況說完之後,陳初六笑了道:「這真是明智之舉啊,河西與中原,本就是一家人,何必打打殺殺?怎麼應當聯合起來,對付遼國才是。李兄,聽說你是大夏國王李繼捧之孫,若是你有實證,到了汴京,或許還可以承襲王爺的爵位嘞!」
「啊?」李元敖此刻十分驚喜,又有些擔憂道:「可,可我畢竟不是嫡子。」
「嫡子是漢人的規矩,又不是你們的規矩。再者說來,你是第一個投靠過來的,自然是由你先繼承。別人再來,就只能退為侯爵了。」陳初六接著許諾條件:「當然了,你與西平王是叔侄關係,若是不肯兵戎相見,朝廷調你去打吐蕃,你可願意?」
錢糧爵位,這的確是誘人,但俗話說得好,有命賺錢,就怕沒命花錢。可陳初六後面提出來一個看似是「要求」的條件,卻令李元敖更為激動。
去了大宋之後,朝廷要用他,這就表示不會將他禁錮起來,當成寵物一樣養著,更不會在酒里放一點不可明說的東西,讓他一覺不醒。
看李元敖的臉色,似乎是對這些條件很滿足了,於是他也開始推心置腹:「大人這麼有誠意,那我也不能不表示一下。這裡有個情報,可以告訴大人。你們的安撫使,就是那位范伯純,他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