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想了一下,在下以為,趙氏所謀者,不過是通商售馬,前面兩個條件,他們也不當真,只是提出來說價的罷了。」
男子也深思起來了,三個條件之中,前兩個就是瞎扯淡,只有後面一個,有可能被雙方接受。那男子想了一會兒,最後只是笑道:「這個陳初六,我早有所耳聞,在大宋裡面,他可算是青年一輩的翹楚。今日一看,果然是巧舌如簧,並非虛傳。」
「少主,他也只是在大宋,若是算上天下,少主才是蓋世無雙。」貢臣捧著諂媚道。
男子聽了誇獎,沒半點欣喜之色,他仔細思考了一下,又轉話鋒道:「三個條件,我等若是不答應,三百萬石糧食,就只給一百萬石?」
「不錯,可那陳初六又說了,若是前兩個條件也能答應一些,糧就能更多?」
「哼,裝模作樣,他提出三個條件,原本就只想達成第三條。我看朝廷給他的糧食,撐死也就一百萬石。趙氏朝廷想的是,這點糧食,無論如何要給,給的時候,能撈一點是一點。」
「那少主,我等如何回應?」
「一百萬石,是趙氏的底線。」男子想了想,忽然開口道:「三個條件全部回絕,一個也不接受!」
接著又吩咐道:「另外跟他們說,我們只要一百萬石,多一粒米都不要。至於交換條件,可以用幾千頭牛羊,幾百匹馬交換,但絕不通商售馬。」
「少主,若是趙氏堅持要通商售馬呢?」
「不用著急,先談著,這次趙氏朝廷,敢跟我們耍點小伎倆,是因為他們除掉了南邊的禍患,騰出來了手。」
「如今西涼王交給咱們的時間,只剩下半個月了,若是再拖延下去,只恐後方生變。」
男子臉上露出一抹難為之色,陰沉著臉,道:「我們不怕拖,等逼急了,鐵騎南下,只怕拿得更多。盡心談,我正好也想看看這個大宋第一才子,是否名副其實。」
「是,少主。」
這男子心中,對賑災糧餉的多少,並不放在心上。這次前來,反正是「有棗沒棗打三桿子」。西涼的旱情,也並沒有那麼嚴重,只要能帶回去幾十萬石糧食,就問題不大。
他心中只想著,與這個傳聞中的大宋才子陳初六一較高下,年輕氣盛,爭強好勝嘛。
次日,經筵開講。
陳初六一大早,穿著大紅袍,前往大內。這是規矩,不論官職大小,只要擔任講官,都要著紅袍以示吉利。不止給天子當講官如此,就是百姓家裡,聘一個剛開始教書的新先生,也會帶紅花、披紅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