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把周九等人迎進來了,屋內眾人都是站起來迎接。大舅母探頭探腦:「咦,這汴京城裡的房子可大了。」
周氏帶著一家人迎了出來,把大舅等人迎進去,好生招待。陳初六和周九開始敘舊,被宋庠歐陽修等人聽進去了。
歐陽修當然知道陳初六的身世啊,他聽的是陳初六的後半段。宋庠等人,則是難以明白,陳初六如此身世,竟然一飛沖天。
當下,一屋子的人,都是唏噓不已。見陳初六家裡親人重聚,歐陽修等人見機告辭。
陳家把陳守仁叫了回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補回這些日子沒能說夠的話,感慨無窮。周九等人來了,是來參加婚禮的。讓他們見了趙雅,得知趙雅是郡主之後,都對陳初六豎起了大拇指。
而宮中,殿試的閱卷也如火如荼。殿試閱卷的程序是這樣的:貢生將卷交給內臣,內臣就是皇上的近臣啊。內臣先交給編排官去掉卷裡面的籍貫信息,重新排號碼。
編排官隨後交給彌封官譽寫,然後對照確認無誤,蓋上御書院的大印。隨即把這考卷交給考官,先看一遍卷,把等級定下來。定等的標記,分別是五等,圈、三角、點、直線、叉。圈是最好的,叉是最次的。
隨後再把這看好了的卷子交給「覆考官」,再看一次卷子,同樣的定等級,畫為五等。但兩者相差不能太大,如果第一次看卷被評第一等,第二次評到了第三等,這卷子就得重新來看,其中看走眼了的得打二十板子。
等級定完了,通過圈點數目,定下除了前十名之外的名次。前十名交給宰臣,宰臣閱後,覺得這前十名沒問題,就呈皇上。若是有一個不行,就從後面名次的再選。
第一等學識優長,辭理精純,出眾特異,無與倫比。第二等候才學該通,文理周密,於群萃中堪為高等,第三等藝業可采,文理俱通。
藝業稍次,文理粗通,於此等中仍分優劣。優者第四等上,劣者則為第五等。
若是得兩個五等,也就是兩把叉,這就得直接罷落。若是交了白卷,或者字數不夠,也得罷落。正奏明要寫一千字,特奏明只需七百字。犯了什麼忌諱禮法的,也同樣罷落。除了這兩種最倒霉的情況,其餘就能中進士。
但來到這裡的人,沒有這麼次的,就算寫不出來,也得規規矩矩,文不對題寫個一千字,算是交差。
此時,陳初六的卷子,早已經在考官手裡面過了一流程。這些老臣,自然覺得陳初六的文章沒問題。而且一看這文章裡面用典的文風,就知道這個應該是陳初六的文風。
在太后有意的泄露下,畢雲濤、陳初六、張泰這三個名字,被大家指向了同一個人。
陳初六的卷子,如今正在小皇上的手裡。小皇上收到了卷子之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送到太后那裡,而是都拿起來看一眼。
這時,他便看到了一句,「運啟元聖,天臨兆民,監行事以為戒,納斯民於至純。」
小皇上站了起來,反覆念叨著這句話,最後嘆息道:「此人話裡有話啊,這四句,說的是皇權。」
「運啟元聖,此謂太祖,天臨兆民,此謂太宗,監 行事以為戒,此謂先帝,納斯民於至純……這說的是朕……」小皇上閉上眼睛,又是一聲長嘆:「朕,朕何敢當!」
「皇上,這卷要不要送到太后那裡?」
「嗯,送去吧,不,慢著,朕親自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