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夫人笑著點頭,笑問,「這就算是過了明路?」
汪家也知道早前唐陌是偷摸接濟的他們。
「過了明路。」
王氏態度懇切,「就是我那二小子年輕,很多事還不周全,往後還要請汪郎將和汪夫人多多照拂提點。」
「夫人客氣了。」
汪夫人道:「二公子和二少夫人都是極為出色,若說福氣,夫人您才是有大福氣的人。」
兩人又是一番商業吹捧,很快汪夫人就將人請了她的兩位姑娘過來見禮,又對王氏道:「武將家的姑娘都野了些,夫人莫要笑話。」
「我就喜歡那精神頭好的,太規矩刻板的,我還不喜歡。」
兩人此刻親親熱熱的和姐妹差不多,辛安從始至終就說過一句話,全程就看兩人互相吹捧了,心想著這才吹捧了兩盞茶的時間,這就吹出感情來了?
汪家的姑娘來的很快,大的叫汪曉燕,十六歲;小的叫汪曉晨,十三歲,姐妹兩個沒有隨汪夫人的大高個,臉型有些方,應該是隨爹多一些。
進門見禮後王氏就誇了兩個姑娘,說水靈,那大眼睛一看就聰慧等等,誰不喜歡自家閨女被誇呢,哪怕是曉得是場面話也高興。
「大姑娘可是已經許了人家?」
「許了。」
汪夫人說汪曉燕的婆家也是武將,小子在衙門當差,「今年她嫂子進門,明年開春她也就要出門了。」
王氏又道了喜,給兩姐妹一人送了一支簪子,當是見面禮,「往後常來侯府走動,和你們這位嫂嫂說說話。」
辛安也送了禮,是衣裳料子和幾樣小玩意,笑道:「我剛到京城也不認識多少人,兩位妹妹往後可常來尋我說說。」
這也就是場面話,姐妹倆一個要準備出家,一個年紀不大,哪裡可能隨意出門,但面上也都笑著應下了。
又一盞茶後婆媳兩人才在汪夫人母女三人的相送下出了汪家的大門,一番客氣後上了馬車,路上王氏就感慨了起來,「這汪家人果真中正,可以多往來。」
唐綱看不上汪家,那是他的損失。
接下來幾日辛安很忙碌,除了參加了汪家喜宴外還和王氏一道出門赴了兩場宴席,又結識了幾個女眷。
幹勁十足的方達抵達京城後只是休息了一日,而後開始用雙腳丈量京城的幾條主要街道,累了就去茶樓吃茶,和茶客們談論趣事,以求能最快的了解京城的情況,倒是沒有忙著去裝潢藥膳樓,隔一日會到侯府和辛安商議要事。
只是這番忙碌中多少讓辛安有些不安,因為連續兩日張管事都給秋實院送了東西來。
第一次送的是幾樣擺件,第二次送了幾樣古玩,言語當中都是唐綱這個父親對唐陌這個兒子的看重,若是在尋常人家自然沒問題,但那可是偏心到沒邊的唐綱啊,有好東西不給自己的好大兒,給唐陌?
辛安覺得,這裡頭一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