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有所不同。
因為多了一門君子課,很多孩子有生以來第一次品嘗到了掛科的滋味。
「全校一半的學生都掛了。」作為三年級入選附小紀律維護委員會會員的兩名學生之一,達爾文是同學中消息最靈通的一個,他摸了摸拉瓦錫的額頭,滿意地發現他今天體溫正常,「阿爾格萊德教授很生氣,已經放話說開學的補考題目會比期末考更難,導致最近雖然是寒假,但街上仍然門可羅雀,連胡克都收斂了不少,每天乖乖在家看書溫習。」
「可是溫習救不了他吧?」宋安安回憶考題,覺得如果想要通過君子課的考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與阿爾格萊德保持立場一致,「期末考最後一道論述題是#039談談你眼中的牛頓#039,總分四十分。從最後的判分結果來看,只有寫牛頓壞話才能得分,把牛頓寫得越壞分數越高。」
萊布尼茨就是因為羅列了整整三千字牛頓的「惡行」,一舉超越愛因斯坦,第一次當上了他們年級的第一名。
而如果放棄這道大題,就必須像達文西一樣,其他題目一題不錯才能及格。
可惜胡克最討厭的就是背書,君子課的考試範圍又涵蓋了《忠經》、《忠君論》以及《出師表》、《訓儉示康》等許許多多文章中提到過「忠」的零散內容。如果沒有像達文西這樣開掛的記憶力,六十分全拿的概率無限接近於零。
就連達爾文和宋安安,也是靠吐槽牛頓的「不近人情」、「冷酷嚴苛」過關的。雖然宋安安認為自己闡述的全是事實,牛頓冷硬的臭脾氣確實不討人喜歡,但用攻擊別人的缺點換來考試分數,多少讓她有些對不起牛頓的不適感。
達爾文感同身受:「牛頓教授謀殺伊莉莎白一案即將開審,阿爾格萊德打著將學生對牛頓教授的惡感作為佐證材料呈交的主意,所以才會將這道題作為考試題目。」
阿爾格萊德從來沒有掩飾過他對牛頓的厭惡,如此惡劣的做法除了讓宋安安對他下限的認知更深刻了以外,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宋安安憂心忡忡:「牛頓教授會被定罪嗎?」
雖然在牛頓的私人實驗室里發現的兇器幾乎坐實了牛頓殺人犯的罪名,但三年級的目擊者們一致認為其中另有蹊蹺。
那把刀出現得太是時候了,巧合得不像是一個巧合。
達爾文搖頭:「我也不知道。」
自從伊莉莎白死後,他們就再也沒見過牛頓。哪怕宋安安是伊莉莎白的妹妹,哪怕三年級的小豆丁們是兇殺案的目擊者,也沒有一個成年人向他們說明案件的進展。美奈子每次被追問時都會推脫:「你們年紀太小,只需要在學校好好讀書就行了,其他就交給大人們吧,法官肯定會給伊莉莎白一個公道的。」=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