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是有資歷有功勞的重臣,他們往往都有康熙的恩旨,用著國庫的銀子擺排場,欠的沒有第一類人多,但也有個幾十萬兩。
第三是隨波逐流類的,他們是看大家都在問國庫借銀子,同朝為官,你不借,就是假清高,不合群,這一類大部分欠個幾萬兩就頂天了。
第四種是真的缺銀子,不得已才借之,數額也不大,零零散散的,幾百兩到幾千兩不等,只是借銀子的人很多,清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根據弘暉的分析,第四種借銀子的就屬於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這些人往往連養家餬口都勉強維持,沒有搜刮民脂民膏,還能算得上好官,就是把他們敲骨吸髓,也沒有銀子產出。
第三種人是還銀子意願最強烈的,但是他們不敢先還,畢竟借銀子都是看著上峰的眼色,還銀子更得看上峰還了多少。
第二種仗著自己有功勞的老臣們,那是手裡有錢,死也不掏的類型,逼急了在養心殿哭一哭,看在白花花的鬍子份上康熙也得給他們幾分薄面。
第一種就更難了,都是胤禛的長輩們或是他的兄弟,不說別的,十阿哥就欠了國庫五十萬兩銀子,這還是在皇上和九爺是不是接濟之下的花銷,誰也不知道他銀子到底花在哪裡了。
弘暉學著十阿哥和胤禛的對話,讓宜嫿笑了好久。
「四哥,弟弟我的俸祿都不知道被罰到哪一年了,借銀子也是不得已為之,這銀子我還不了。」十阿哥直接耍賴皮,胤禛當哥哥的還能逼著他不成?
胤禛不是康熙,根本不吃他這套:「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十阿哥瞪大了眼睛,看著胤禛嚴肅的表情,一時間傻眼了,不是吧,四哥和我來真的,可是那些銀子我真的拿不出來啊。
胤禛看著他,一字一頓的說:「你名下的產業都可以以資抵債,算下來朝廷不虧。」
「不行!」十阿哥用力的搖頭,「那些都是皇阿瑪賞我的,不能賣。」
「你在拿皇阿瑪壓我?」胤禛反問。
十阿哥連忙搖頭,剛想要辯解一下,被九阿哥拽了兩下胳膊,他看向老九,九阿哥動了動嘴,他仔細分辨,正是皇阿瑪三個字。
十阿哥恍然大悟,他一下子蹦了起來:「四哥,我去找皇阿瑪,他肯定能把弟弟的帳平了!」
說完,十阿哥直奔紫禁城而去。
宜嫿聽著弘暉講述,就知道胤禛這是在暗中教導弟弟們如何正確的賴帳,說到底國庫的銀子是屬於康熙的,他說不要了,誰還會硬去追究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