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華偶爾累了站起來走一走,她兩只手插在一起相互活動一下,有時候會走到十七旁邊看看他抄寫的文章。
字跡與紙張黑白分明,新乾的紙尤帶墨香,上面的字也是字如其人,橫平豎直,撇捺點鉤也是板板整整,她說:「你這館閣體寫得比印刷體都像印刷體,放在我這兒是屈才了,應該派你去中書令,撰寫密令文書。」
中書就是古代的秘書機構。
十七安然將抄寫完的一張紙摞在一旁,冬日無風,倒也不必鎮紙。
他聞言,說道:「讓公主見笑了。」
「哪裡是見笑,是誇你呢。」
其實作為暗衛,有時候也是需要寫一些密信文書,檀華想像,如果不是來到她身邊,十七的生活可能更加精彩一些。
不,其實也不一定。
也許是跟著蕭翀乾修仙呢。
想到這里她笑了笑。
「這是最後一張吧?」檀華在十七身邊坐下,把自己剛才拿起來的紙張塞到本來的位置中去。
十七說:「是的,都抄完了,請公主檢查。」
檀華說:「不用檢查了,正好好些天沒去天祿閣了,明天我把抄好的這帶到天祿閣去,找先生看一看。」
天祿閣是藏書館,下屬有印刷局,平時書本編校在天祿閣,編校完成,大致排好版,可以直接印刷。
檀華去天祿閣時崔讓不在。
崔讓的弟子在檀華面前回話,「師父家裡來了些客人,忙於招待,這些天都沒來天祿閣。」
檀華把書稿遞給崔讓的弟子,說道:「嚴編修,這是幾本給小孩子看的書,裡頭是草稿,你讓人幫我看看這書能不能出。」
嚴編修接過侍女遞來的稿子,裝在一個小小的藤箱裡,稍微有點重量。
「若是有什麼問題,隨時來找我。」
這件事情應該沒有太大問題,檀華是想要將自己的這幾本小書當做一個基礎的識字讀本,尤其是一些家境差一些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讀書,書本里之乎者也微言大義的東西,孩子們也未必能看得懂,這樣一類淺顯實用的文章就比較有必要了。
她也無意動搖四書五經和各類啟蒙讀物的地位,古代里兒童啟蒙其實更偏向於教授生活常識和為人處世,認認字,能讀能背就行了,通常不要求理解。
兒童的文化啟蒙十分單薄,幾乎是空白的。
將東西留在這里,檀華照舊在天祿閣找了幾本書回去芙蓉殿裡了。
回去之後,檀華畫了一會兒消寒圖。
這些天,蕭恆沒過來,皇上在山巔,這一切平淡得有些不真實。
再次見到裴嘉銘,對方是作為代表天祿閣,就圖書出版一事和他溝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