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玉桂鄉眾人猶疑不定之時,馮文出現了。
他告訴玉桂鄉的鄉民們,現在大部分鄉民已經歸順於他,單憑玉桂鄉這十幾戶鄉民,也不能拿他如何。
但他體恤鄉民們的苦衷,並且他不希望此事一直拖著,想要快速了結此事。他願意給玉桂鄉的鄉民們特別優待,多給每戶一兩的撫恤金。
如果繼續反對下去可能一無所有,但是選擇放棄就能比其他鄉的鄉民多得一兩,怎麼想也是選擇後者比較穩妥。
看著鄉民們堅決放棄的樣子,沈諫最後懇求了一次:「再堅持十日,不五日就夠了,只要五日大家一定能……」
鄉民們低頭不語,不知是誰出聲道:「你非要大家堅持,到底有什麼目的?」
沈諫毫不猶豫地回道:「我當然是為了大家能過得更好。」
卻聽底下鄉民質疑。
「你真的有那麼好心?」
「我可是聽我遠在京城的表兄說,你嫉妒同僚比你優秀,就污衊他剽竊你的文章。」
沈諫立刻否認:「我沒有。」
「我也聽說了,你明明跟人家高官要一人一百兩,卻跟我們說一戶能得五十兩,這每戶五十兩的差價,你是不是想中飽私囊?」
儘管沈諫解釋那只是談判手段,他只是想儘可能幫大家爭取撫恤金。但質疑之聲依舊不斷,無論他如何辯解,百姓們總能找出新的理由質疑他,因為他的百姓認定他做錯了。
現在他只是百姓們迫不及待要踢開的,阻礙他們拿到五兩撫恤金的絆腳石。
長陽殿內,眾人久久沉默。
趙錦繁輕嘆一聲,問:「那後來呢?」
荀子微道:「最後馮文並沒有給那些鄉民五兩撫恤金。」
楚昂道:「他毀約不給了?」
「不。」荀子微道,「他給了那些鄉民每戶十兩撫恤金,他說這多出來的五兩是他知鄉民不易,額外多補的。」
趙錦繁笑笑:「老狐狸。」
恐怕他原本就打算拿出十兩,八十三戶鄉民每戶十兩,一共八百三十兩,這點錢對他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那些鄉民們原本以為只能拿到五兩,忽然間拿到了雙倍的銀兩,喜不自勝,把馮文當成恩人來拜。
馮文僅僅花了一點小錢,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得盡了人心。
事後,馮文去見了沈諫,無不得意地道:「懷玉啊,你看看,明明是你費盡心思為那群人爭取,他們才得以有了撫恤金,可你卻淪落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沈諫自嘲地笑了聲:「我真的只是想救他們。」
「我知道。」馮文道,「可你救得了嗎?」
馮文難得語重心長地對沈諫道:「普度眾生是菩薩該做的事,你是官不是菩薩。」
沈諫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