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帝說王順的目力不好,王順聽了卻也只是笑笑,他道:「都這把年紀了,還能多好,皇上不知道,臣在家裡頭都是用靉靆看字,怕皇上嫌棄,這便也沒敢帶來。」
太和帝聽了王順的這話也笑,兩人手上還在繼續下棋。
沉默片刻後他忽然道:「聽聞顧家的小侯爺要成親了,老師可知道?」
王順面色未變,回了他的話,「早聽說了呢,他們動靜可不小,尋常人家的公子十七八歲就該開始說親了,顧小侯爺這年歲好不容易尋了親,自是要大辦的。再說了,顧家嘛,門庭顯赫,家中嫡長子辦婚,是要熱鬧些,也不能落了臉面。」
燈火閃爍,兩人就像是在嘮著最尋常不過的事。
「哎,十七八歲成親......想當年瓊璋走的時候十九年歲也還不曾成親......」或許是說起了成親一事,太和帝不自覺想起了故人。
瓊璋是王順給王玉取的字。
他早在他十五歲那年就早早給他備好了字,只是因著還沒及冠,所以暫沒旁人知道,只有些親近的人才會在私底下喚他的字。
王玉,字瓊璋。
金昭玉粹。
若金玉明美。
王順到底有多愛這個孩子,從他的名和字中都能窺見一斑。
太和帝還記得當初王玉是如何高興同他說自己的字,他說,「皇上,爹給我取了個字,我偷偷在他書桌上瞧見了,瓊璋......您往後也可以喚我瓊璋。」
瓊璋是個很單純善良的人,高興不高興幾乎都在臉上,就像是民間說的那樣,就叫「歹竹出好筍」罷,同他這個父親比起來,瓊璋都單純得都有些可愛可憐了。
說起了傷心事,皇帝不由沉沉嘆氣,「若當初朕不叫他下江南就好了,也不至於這般......可惜當初他走得早,也不曾娶妻,沒留下個一兒半女的,否則現下也都差不多和太子公主們一個年歲了。」
太和帝和王玉年歲相仿,皇帝只大他幾歲,因著一人是王順的學生,一人是王順的獨子,兩人雖一個為君,一個為臣之子,卻也關係甚好。
當初王玉甚至還同太和帝在一起讀過書。
若是王玉活著,現下也當差不多有四十了。
見他提起了往事,王順手上動作微頓,卻很快恢復了常色,「那也怪不了皇上,要怪也是怪臣自己,操之過急,逼之過甚,非要迫他下江南,也怪他自己不爭氣,不能從江南活著回來,這般下場,怪得了誰?」
王順對這個獨子素來是寄予厚望的。
可沒有人是生來就厲害的,總是要有去長大的時間,瓊璋最後沒能等到長成父親眼中那樣的人,就已經死了。
也或許是這個名字太貴太重,瓊璋最後還是有些消受不起。
王順道:「也罷,過去了這麼些年,都是些往事了,人都已經去了要二十年,再提也沒甚意思。」=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