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君一步沒退,高聲道:「你不要偷換概念,前朝被滅是因為奸臣當道,濫殺賢良,匈奴才趁著中原內亂過來分一杯羹。在下堅持招安一部分匈奴。讓這一部分人安享生活,讓其他匈奴人飢餓嫉妒,讓他們內部矛盾激發,同室操戈,大夏坐享漁翁之利……」
王郎君緊接著又說了幾個馴化的方案。
一,收復的匈奴部落,必須定期送質子給大夏接受夏國文化。
二,將這一部分匈奴人收入長城內定居,作為抵抗外敵的第一道柵欄。
三,保留匈奴部落的特性,但要安插大夏官員進匈奴部落,並且對部落單于等官職有絕對的任命權。
……
元軟聽著聽著,勾起了一點曾經的記憶,這幾點中的某部分和劉秀針對匈奴的政策很類似啊。
她抬頭,正好看見皇帝若有所思地看著王郎君。
後方的李丞相與王丞相正在交頭接耳,顯然也是對王郎君的建議有所觸動。
元軟忍不住問系統:【統兒,這人的策略如何?】
系統:【100多年後,有人提出和這類似的決策,並且通過了。反正就是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正如這人暢享的,住在長城內的匈奴確實成為了一把對外的利劍,也因為安居樂業,成功引起了部分北外草原部落的眼紅與投靠。】
朝臣們眼前一亮,這個好處很不錯啊。
文臣們紛紛拿出小本本開始記錄。
系統繼續道:【壞處嘛也有。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朝堂只注重漢化草原高層,沒有漢化草原老百姓。同時為了保證匈奴的戰力,沒有取締草原部落制。這也導致,一旦中原王朝示弱,草原高層很容易起私心,也很容易煽動草原老百姓起兵造反。】
聽到這,元軟點了點頭。
她看著王郎君,忍不住感慨:【看來這位王郎君還挺厲害啊……可惜了,他當初根本沒必要排斥平民考生啊!還因此遭了牢獄之災。】
第483章 原來是個提籃子的
系統:【我看看哈……嘶,原來是個提籃子的。】
眾人:???
什麼提籃子?什麼意思?
元軟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統兒你的意思是,這個建議不是王郎君自已想出來的,他偷偷用了別人的點子?誰的點子?】
系統:【於途的點子。】
皇帝眉眼微皺。
原本還親睞王郎君的太子,眼底閃過一抹不喜,同時又對系統口中的「於途」生出一些興趣。=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