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裡高興,捧著徐風來的臉親了好一會,才心滿意足離開。
*
轉眼一家四口來京的日子已有一旬。
起初那幾日還好,徐父徐母倒也能待得住。
可後來連徐蔓也有了正事做,她要上學,只他們兩個老東西成日無所事事,就開始渾身不舒坦。
總想找活做。
要不說還是勞苦命,都跟著孩子入京享福了,還是念著下地幹活。
一日徐風來下課,一家四口吃午膳時,徐父就唉聲嘆氣地提了一嘴。
徐風來聽在耳里記在心裡。
下午他就跟教習嬤嬤請假,帶著重五出去了一趟。
要說徐父閒不住,那才正常。
可是要還讓他去種地,又實在輪不到他。
聖上與娘娘賞賜的東西大多是珠寶之類,產業和田產都有,只是徐父算帳不會,而地里也有人管著,他再去也無用。
不如拾回老本行,還是做泥水匠去。
因此徐風來打算去牙行問上一問。
可徐府大門他也是頭一次出,外邊是個什麼情形也不知曉,只能帶上重五。
至於廉昭,他前兩日就動身回上巧村去接柳綿他們了。
重五知道他要去牙行,也沒問目的,只管領著人去。
一路走徐風來就一路觀察周圍路線。
京城到底是天子腳下,比溧水縣大數倍不止,連牙行都四處分布,每個方向各有一個。
三皇子府這一帶處於城南地段,離牙行也不遠。
走過去差不多半個時辰。
牙行很大,整整占了三條街,各類交易場所齊全。
一進去裡邊,比肩擦踵,人來人往。
重五小心跟在他身後,警惕著過往的任何一個人。
徐風來憑著自己僅認識的幾個字眼,終於找到了工匠行。
略一思忖便直接走了進去。
重五見到他來工匠行,就清楚他的目的了。
他們調查過徐家,知道徐父在上巧村就以泥水活為生。
縱使心頭有話要說,重五都暫時按捺住。
徐風來進了鋪子,四處打量了眼,鋪子裡邊供奉了祖師爺的神主,而牙郎不過二十出頭,年輕的很。
牙郎見了客人,忙殷勤上前:「公子請裡邊喝茶。」
面對他的熱情,徐風來只是一笑,態度友好問道:「請問您這可還需要泥水匠?」
一般牙郎管買賣撮合,但是像這些需要團體出動的,都會直接與人商定好,用哪一家的泥水匠,而徐父在上巧村那時就是這樣,他並不是單打獨鬥,也是與人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