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誰能告訴他,出現在避難所外的幾十輛車隊是怎麼來的?
要知道,三隊的車子折損兩輛在上一次行動中,所以這次三隊的隊員離開避難所時都是擠著坐的,因為他們沒臉找梁隊長批車子。
可凌一有辦法,她帶人去附近的地下停車場,花了幾個小時時間,就修好了三輛車,儘管車型不一,有越野有轎車,但只要能開就行。
不管其他那些遠大空的目標,對於三隊隊員來說,擺在面前的好車,對他們來說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在外行動不能不待在車裡開空調,但三隊死了五名隊員後,也有十五人,擠在三輛車上,著實難受。
現在多出來三輛車,簡直不要太舒服。
這下子,就算還沒找到煤炭,就已經有好幾個隊員對凌一服氣了。
誰能想到,她們的隊長是個比高級維修工更厲害的大佬呢。
於是,三隊去時就有了五輛車,但回來時又多了十八輛車。
其中三輛是大卡車,裝著滿滿的物資和煤炭,這些物資不僅包括生活物資,還包括武器彈藥。
畢竟那個被凌一解救的倖存者基地前身也曾是安置區政府,只不過被某些人給搶奪了權力,裡面的武器資源一點不缺。
可以說,凌一帶隊在外一周時間,其中五天用於趕路,一天用於裝卸物資,一天用於修車。
外人看凌一,就像在看一個不用睡覺、不用休息、甚至不用降溫的機器一樣。
事實上,凌一也確實是。
不得不說,這麼龐大的車隊出現在避難所外的大道上著實顯眼,避難所的車子不少,但分配到每支小隊手上肯定就只有幾輛,車子壞了都是修修補補接著開,能一次性開回來幾十輛車,其價值不低於那三卡車的物資。
這下子,項燁文慘白著臉站在大門口,凌一第一次帶隊,成績就如此驚人,那三隊還有他一席之地嗎?
答案是沒有,不僅沒有他一席之地,連帶梁隊長都得靠邊站。
新來的一百多倖存者,凌一直接找到倉管部的姜部長,她和季旭認識,是比梁隊長更好接觸的避難所高層,做事更加理智,看待問題也更有大局觀,不容易意氣用事,和這樣的人談條件最舒服。
物資是這一百多人的全部物資,避難所自然得收留她們。
於是避難所變得更加擁擠,這一次,1區的房間也將被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