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家世代從商,手底下有棉花鋪、布莊、茶行等等等,就算顧家不放話,秋池也不見得能被招進去。
浣喜市大部分崗位都不招女人,別說女人了,就是男人也不見得能找到好工作,這年頭亂得很,男人們能找到的體力活都是零散的、不穩定的,更別說地位比男人還低的女人。
除非,秋池願意把自己賣給大戶人家當妾、當丫鬟。一些反應時代的書里寫女主角悲慘的經歷就是被賣進大戶人家當小妾或者姨太太,是因為在這些時代里,女人能找尋到的出路太少了。
秋池會做女工,是她母親教她的,希望她以後相夫教子,做女工也是為了討丈夫歡心。但當秋池拿著繡好的布樣去找布莊或者成衣鋪,結果可想而知,浣喜市的布莊三分之一都是顧家產業,根本沒人收秋池的東西。
而且,現在多的是新式的服裝店、時裝店,款式新穎,生意比老式的綢緞莊、布莊還好咧,而這些新式的服裝店,有專門的供貨,不需要零散的繡娘。
秋池便想在她住的地方和鄰里街坊打好關係,接一些縫補衣服的活計,賺的少,但至少能有點進帳。
秋池的房子是凌一私底下陪她去看的,一個人租一整個院子當然不划算,秋池一個人住一個院子,一個月就是三十元,她一千一百元的家底,根本經不住租多久。於是,秋池是和人合租的一個院子。
這個院子在小巷子裡,總共三間屋,公共區域就是中心的院壩,進門正對是主屋,左右兩邊各有兩間屋,左邊的屋稍小些,因為左邊除了住人的房間,還有一間灶房。右邊的屋則只挨著院子裡的小茅房,空間還算大。
主屋和右邊屋都已經租出去了,秋池只能租左邊的,一個月是十二元。就這麼間小屋子,一個月十二元,已經算浣喜市比較便宜的房子了。
十二元只夠秋池在她之前的酒店住六天,卻能在這個院子裡住整整一個月。並且相對一些需要一次**夠半年或者一年的房租來說,這個院子只需要一次交三個月房租,這也是秋池選這裡的原因。
因為,秋池自己也不確定,她的未來在哪裡,是留在浣喜市,還是回老家。
離婚後的輕鬆,秋池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要先為生活和未來發愁。
在找到工作之前,秋池其實每天都沒啥事可做,她因為那天匆忙從顧家出逃,別的東西她都不在意,唯獨在意凌一送她的書和文具,那些書里還夾著她和凌一討論的字句,是她通過書享受到自由的記錄。
秋池不知道她離開以後,顧家會怎麼處理她的東西,尤其是那些書,顧家沒有愛看書的人,就連顧老爺的書房也只是用來辦公,裡面最多的不是書,而是帳本。
顧連笙更不可能留著秋池的東西,顧連夢討厭死讀書了,顧連星不把書燒來玩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