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她的回答,蘇容頓時瞭然,她勾起嘴角:「看來你失去了第一局的記憶,不止是你,恐怕第一局失敗的另外三個人也是這樣吧?
此言一出,5號的表情一僵。其他人則是瞪大眼睛,沒想到真相竟然是這樣。
他們自然都發現了第一局結束之後,失敗四人的異樣。能察覺到不對是一回事,發現真相就是另一回事了。
12號其實也發現了這一點,但是他一直懷疑是負分之後會被懲罰,但是懲罰不能說出來,所以他們才這麼沉默,沒想到竟然是失憶了。
「7號,你來講述一下第一局的細節吧?」2號看向7號,用這種方式,就能準確判斷7號到底是不是失憶了,反正細節這種東西,只有擁有記憶的人才能知道。
7號沒有掙扎,直接承認了:「是,我失憶了。我想這可能是負分之後的懲罰,讓我們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負了多少分。之前之所以沒說,是因為還沒搞清楚目前的狀況,怕出什麼問題。」
這樣的解釋倒也合情合理,但12號是個聰明人,他敏銳的察覺到不對:「你當我們沒參與過規則怪談是怎麼著?規則怪談能對調查員這麼友好?」
只是失憶讓人忘記自己的分數什麼的,的確過於友好了。實話說負分直接死亡才比較符合規則怪談的尿性。
蘇容也是這樣想的,對於7號的話她是半點不信,並且對他想隱瞞真相這件事非常感興趣。
一個調查員怎麼會想對其他調查員隱瞞真相呢?要麼真相對他們很不利,把他們置於其他調查員的對立面。要麼他們現在或許已經不是之前那個調查員了。
蘇容若有所思的走向房間裡的那塊燈牌上。
上面的「不成功便成亻」幾個字依舊散發著廉價的光芒。
規則怪談里不會有無用的東西,而這個道具看上去就沒什麼用。「仁」字只剩下了左半邊的單立人,那麼這句話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不成功變成人」?
回想起規則十三[所有人失敗即可離開],「失敗」和「不成功」是同一個意思,這樣一轉變,這句話就變成了「失敗變成人」。
所有人變成人才可以離開?
換句話說就是——負分的已經不是人了?
意識到這一點,蘇容的目光重新轉向1眾人。
第一輪遊戲失敗的調查員有四名,分別是1、5、7、11。
第二輪失敗的也是四個狼人,分別是4、6、8、11。
現在需要確認的是,誰失去了第一輪的記憶。第二輪的時候,因為除了失敗幾人之外,剩下的人都有基礎的一分,所以不會受到負分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