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皇帝敢對竇家趕盡殺絕,那就別怪哀家不客氣。」說完,也不等底下那兩兄弟是什麼反應,她就讓女官攙著起身離開了,她也老了,說不準哪天就去見她夫君了,在那條黃泉之路再遇時,她不希望等候已久的夫君對她失望。天下?江山?誰愛折騰誰去折騰吧,她實在沒法喜歡間接奪走他夫君的江山。
出了長信宮還遠未到宮門的竇先三兄弟就被皇宮侍衛包圍了,竇先已經明白過來這是皇帝的算計了,他抽出隨身的佩劍,睥睨著眾人,千軍萬馬他都面不改色,區區一些黃口小兒根本不足為懼。
竇家眾人均有武藝傍身,眾侍衛久攻不下,御前侍衛拿出弓箭,正欲解決竇先,韓安晏趕來阻止了他,「皇上有命,不得傷及他們性命。」
御前侍衛道:「竇先武藝高強,一般人近不得其身,我只傷其大腿,不傷性命。」
韓安晏不同意他的做法,「竇先雖不是好人,可他終是沙場名將,暗箭傷人不妥,我去會他。」
說完,韓安晏提刀上前,他苦練武藝,只為今日,他的父親一身正氣,他也要贏得坦坦蕩蕩,他要親手打敗竇先。
韓安晏和竇先交戰幾百回合,竇先因之前對抗眾侍衛耗了體力,最終不敵韓安晏,被其所俘,竇先被俘後,其他竇家人均不足為懼了。
而宮門外,郭景實力不濟,被嚴垨斬於劍下,他倒下後,最後看了一眼宮門,它正散發著不可侵犯的氣勢,天子之地,果然不簡單,他還不夠格嗎?郭景飲恨而終,餘下的人群龍無首,很快被制服,宮門外恢復了寧靜,只多了一地的暗紅。
竇家被圍住,郭景已死,竇家的黨羽急了,大難要臨頭了,他們急忙收拾細軟,四散而逃,卻被搜捕的李虞和劉禹抓個正著。
長樂少府中鄧璜面如死灰,他的府邸已經被皇上的人圍住了,郭景兵敗,京城城門依舊緊閉,城中都是皇上的人,逃無可逃,并州的兵馬也已經來不及救援了,一切都完了,他只能引頸受戮。
司馬敬曜以雷霆手段制服了京城的竇家及其黨羽,冀州的清河王隨後領兵迅速清理了并州竇家的勢力,校尉嚴垨接管北軍,整頓軍紀。
憂患已除後,皇帝派人一一審查竇家黨羽,罪行累累的斬首示眾,罪名較輕的革職流放。
至於竇家人,司馬敬曜看在竇太后的面子上,對其從輕發落,收回竇先大將軍印信,貶為平陵侯,革除竇家其餘人的官職,將竇家眾人都遷至竇先封國扶風郡,並派了一位嚴厲的相輔佐竇先,雖說是輔佐可實際上是監控,以免竇先再生不臣之心。
至此,司馬敬曜奪回大權,而後下了聖旨,主要有三項旨意,一者減輕去年受旱災郡國的賦稅,二者清理冤獄,為曾受竇家誣陷的人平反,三者招賢納士,召天下有識之士為朝廷之官。
而竇太后禁閉長信宮宮門,並下達懿旨,竇家人和皇帝、楚王一概不許踏入長信宮半步。太后旨意一下,原本因為被皇帝從輕發落而抱有希望的竇家人徹底死了心,開始準備行囊前往扶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