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找楚王主要是匯報賑災的詳情,受災最嚴重的的那兩個縣已在救濟,這兩個縣的局面已經穩定,來年減稅的政令已發,民心安定不少,以工代賑的水利工程已經在著手進行了,民力復甦不遠了。只要給他時間,楚國很快就能成為皇上的一大助力。
太后的母族竇家,門下有不少才幹出眾的人才,皇上掌權不久,朝堂之事多由竇家左右。如今西域安定,竇家功勞最大,加上前些日子太后的兄長竇先率軍驅逐匈奴,已經攻打至杭愛山了,取得如此功績,想來在太后壽宴上必有厚賞,竇氏一族的勢力將更加強大,也將更加跋扈恣肆,皇上之處境越發艱難。
看著眼前對局勢毫不明了的楚王,席修齊總是忍不住要嘆氣,得虧楚王有個好的皇帝兄長,他才能這般單純肆意,然而因為楚王這份單純肆意,讓皇上不得不培養其他的兄弟,非一母所出的兄弟恭敬慎重,可這份恭敬背後是否藏著其他又有誰人可知,尤其是那位也曾有緣於儲君之位。
司馬敬曦心不在焉地聽著席修齊的匯報,這種東西有什麼好聽的,他都已經出了那麼多銀子了,為何還要為那些賤民們勞神,席修齊也真是煩人,明明已經說過全權交給他處理了,還總是隔三差五地來說這些事,要不是他實在沒有可用之人了,他才不要和席修齊虛與委蛇。
席修齊還在滔滔不絕地說此次賑災之事的後續方法,司馬敬曦的耐心已經快要耗盡了,這些讀書人就是話多,也不管別人愛不愛聽,司馬敬曦瞅著席修齊那瘦削的身材,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要讓這個席修齊吃點虧才對得起他對席修齊的容忍之心,於是他打斷席修齊的話,說道:「席相多謀善斷,實乃楚國之福,是本王之福。不過現在本王為一事煩憂,不知席相可願相幫。」
看來這是楚王的極限了,能耐著性子聽這麼久的政務,倒是在席修齊的意料之外,也許楚王並非全然沒有希望,席修齊回道:「臣力所能及之處,定當為楚王盡心。」
司馬敬曦很滿意席修齊的回答,略帶得意地說:「聽聞席相在京師名聲不小,本王最近習武小有所成,不知可否請席相指點一二。」放心好了,本王只揍你幾下,不會下死手的,留著你還有用。
席修齊要收回剛才的楚王並非沒有希望的話了,他果然還是那個蠢頓的王爺,席修齊面無表情地拒絕道:「臣武藝不精,擔不起指點之責。」
「席相莫要謙虛,你可是才名冠絕京師的人才,還是說席相看不起本王?」才名出眾有啥用,打起架來也當不了武器,本王不爽你很久了,今天非要找回面子不可。
「那就希望王爺手下留情了。」真真是想給楚王留面子都不行了。
席修齊一答應,司馬敬曦就高興了,立馬拉著人比試起來。司馬敬曦學了月余的武藝,對自己信心滿滿,一上來就開始進攻,卻被席修齊輕易化解。司馬敬曦不甘心,繼續進攻,席修齊只守不攻,司馬敬曦費盡力氣竟不能傷他分毫,最後只能氣憤地說了句:「不比了。」
人比人氣死人,小有成就的堂堂楚王竟然連個文官都打不過,司馬敬曦頓時泄氣了,這些天的辛苦到像是個笑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