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寡婦剛想回答,項川搶著說:「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負責,能吃上愛珍親手為我做的蝦餃,就算吃完這頓立馬就死了,也值了!」
見父親堅持要吃蝦餃,項建英只好跑去找醫生。
醫生也說河蝦不算海鮮。
「你父親這個情況,有想吃的,想做的,都儘量滿足他吧,不要讓老人有遺憾。」
「父親不是好轉了嗎?」
「那只是一時的。」
項建英覺得醫生的話很不靠譜:「你們這邊的醫院太不專業了,我要把我父親轉院,海市有專門的名醫會診,一定會把我父親的身體治好。」
「我建議你不要來回折騰老人,他的身體經不起長途奔波。」
項建英只當醫生不想讓她轉院,說道:「我們項家有的是錢,一定會請最厲害的醫療團隊治好他。」
醫生低下頭寫著病歷:「有時候錢也不是萬能的,在生死面前,錢又算得了什麼。」
項建英當然不贊同醫生的話,趕緊又回到病房。
看到父親與弟弟正開心地吃著蝦餃,項建英不放心,坐在邊上一直看著父親的反應。
好在蝦餃吃完了,項川也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才放下心來。
……
花寡婦一直沒有跟項建英交談。
項建英主動問起她以前的生活。
花寡婦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沒什麼好說的。」
項建英又問她以後的打算。
花寡婦回答:「老家的田地還需要人種,雞需要人喂,我回老家。」
項川說:「愛珍,你就別回農村了,讓你哥給你在京市找個班上。」
項建華沒有意見。
花寡婦幫了他,讓父親開心,沒有了遺憾,他幫著找一份工作也合情合理。
項建英不樂意,把項建華拽了出去。
「你明知道他不是我們的親妹妹,還讓她留在你身邊,你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項建華反駁:「你也說了,我是給我自己找事,又不是給你找事。你操這麼多心幹什麼?」
見弟弟不聽自己的勸告,項建英進去叫花寡婦出來,要跟她談一談。
花寡婦笑了一下說:「我想多陪陪爸爸,我們姐妹以後有的是時間相處,不必急於一時。」
項川附和:「對呀,你就讓愛珍多陪陪我,我們都三十二年沒見了。」
又對兒子和兒媳婦說:「你們都回去休息吧,今天有愛珍陪著我就行了。」
叫項建英也回去。
項建英當然不可能回去。
她擔心父親會把花寡婦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再立個遺囑什麼的就麻煩了,便一直留在病房裡。
花寡婦只當項建英是透明人,自顧自地陪著項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