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力壓帝都眾的江南貴公子。
她們在屏風後面悄悄議論,這邊地方大,屏風後頭還有矮榻桌几,太后自也知道這些姑娘在後頭玩,這是有外男在場,姑娘們在前頭見了禮,便退到了後頭,不管私底下多活潑,說話不妨頭,在大面兒上,規矩還是不錯的。
太后也就滿意了,還吩咐人給姑娘們上茶果子。
就在這個時候,就報瑜太妃和怡安長公主到壽康宮給太后請安了。
太后淡淡命:「進來。」
蘇棠這樣修煉了多年察言觀色的人精,立刻就從這兩個字里聽到了一點兒不一樣,便又往外頭張望。
瑜太妃是先帝後期最有寵愛的嬪妃,生的眉目秀麗,清婉動人,先帝後面幾個兒子,十二、十三、十四都是她生的,只是因為出身太低,最終沒有晉妃位,不過照蘇棠聽說的,若是先帝再活幾年,那也肯定是能晉上去的。
不過皇上登基後,後宮都給晉了一級,還是成了太妃。
且眼見得三個兒子都逐漸長大,十二皇弟已經十四了,過幾年成親開府,就可以按慣例求了皇上恩典,將瑜太妃接到王府榮養了。
是以瑜太妃在宮中姿態還是很足的,這就是有兒子的不同。
瑜太妃如今也還不到四十,眉眼間依然秀麗,穿戴雖然素淡,卻與那種秀麗相得益彰,她的女兒怡安長公主就不太一樣了,她有與她母親一脈相承的秀麗眉眼,卻似乎偏愛大紅重金的裝扮,蘇棠記得跟她雖見的不多,但每次她似乎都穿的很鮮艷,首飾也戴很多。
就像現在一樣。
給太后娘娘請了安,賜座之後,容家眾人也都給瑜太妃和公主見禮,瑜太妃忙命起來,又一邊一個拉著容家的姑娘們看,看了一回,又拉了兩個看,然後便笑道:「都是好孩子。」
怡安長公主坐在一邊。
蘇棠立刻就看出區別了,昌寧長公主養在太后膝下,不管太后是怎麼想的,尤其是以前,心裡或許還不大親熱,但每次昌寧長公主請安,太后叫起後,都是叫到身邊坐下的,雖只是個面子情兒,慈母姿態還是很足的。
但對怡安長公主就不一樣了。
是因為怡安長公主母親還在的緣故嗎?怡安長公主就坐在瑜太妃旁邊,離著太后那麼遠。
似乎是因為瑜太妃母女在這裡了,說話的話題就轉了,先前還在說家務事呢,這會兒只說些江南風物,蘇棠在後面偷偷看著,見怡安長公主好像不經意間看了容七公子好幾眼。
這也不算什麼,就跟她們在後面偷看一樣,誰聽說了容七公子的大名不會好奇多看幾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