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隻是微笑,過了一會,才聽他說:「你跟玄暘很像,難怪玄暘那麼喜歡你。」
沒去問阿九到底知道多少自己與玄暘的事,只是淡定地看著他。
走出一段路,阿九才又開口問:「覡鷺,我要是想邀你去大岱城,你會去嗎?不是現在,眼下你也還有事要忙,是以後。」
「會去。」
聽到肯定回答,阿九似乎很高興,他說道:「離上一位青宮之覡拜訪玄鳥神殿,已經是十分久遠的事了,我們兩族為鄰居,卻很少往來。」
回看燈火闌珊的屋舍,那是文邑巫祝的居所,圭表台隱匿在夜色之中,仰頭可見星光點點,圓月高懸,阿九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喃語:「四方的族群猶如這滿天星光,當文邑的觀象台建起,便是月明星稀之時。」
青南感到驚詫,因為他也有相同的預感,南方的部族日益衰落,東方的部族不少遷往地中,就羽人族而言,曾經的輝煌已成為往事,羽邑宏大的建築與古老的傳說終將湮滅於森林與沼澤之間。
文邑將是天上的那輪月亮,明月高懸,群星黯淡。
第43章
昨夜起大風, 清早在通往典冊室的幽靜林道上落有不少枯葉,青南沿著林道行走,見黃葉紛紛從樹梢墜落, 才意識到秋天到來。
這段時日, 他不再去南郊觀星,協助文邑星官記錄星象, 不過偶爾會過去走走,去看看那座營建中的觀象台。
青南將羽人族的天文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文邑星官, 原本需要他協助的事項,已經可以交付他人去做。
大部分時間青南都待在典冊室里, 從清早到黃昏, 翻閱典籍,學習地中文字。
起初青南想踏入這片禁地, 遭到文邑權貴們的反對,直到帝徵的命令被傳達,反對聲才消弭。
文邑的典冊歷來只許文邑王族翻閱,而文邑的文字,也只有王族、巫祝、星官才懂得閱讀與書寫。
認文識字在哪裡都是特權。
青南執筆, 在竹簡上熟練地抄下一行行地中文字, 他已經能釋讀部分文字, 也發現人們造字的規律。
無論是羽人族的竹文、江皋人的圖文, 還是岱夷人的陶文,都具有圖畫性質, 譬如寫「日」, 就畫下一個太陽, 寫「魚」,就畫下一條魚, 不過地中的文字比其他文字複雜,地中人接觸的事物最多,自然創造的文字也多。
青南抄好一冊竹簡,將筆擱下,稍作停歇,掌管典籍冊老者便捧起竹簡,逐一察看上面的文字,他問道:「這些字你都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