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腳才把圖紙交給內務府造辦處,皇上後腳就知道了手搖脫粒機的事,把他叫去問話。
民以食為天,皇上非常重視農事,不僅親自下田耕作勸課農桑,還特意在戶部成立了農事司。
農事司的主要任務並不是監督,而是推進農業發展,可惜戶部沒有領會精神,或者太忙顧不過來,讓農事司逐漸邊緣化。
後來在皇上的耳提面命之下,戶部的農事司勉強起到監督作用,協助戶部收夏稅和秋糧,仍舊擔負不起促進農業發展的重任。
萬般無奈之下,皇上在豐澤園自己研究起來。皇上把御稻都種出來了,交給農事司去天津試種,結果被搞砸了。
暢春園的御稻田最高畝產可達八百斤,可農事司在天津試種的結果,畝產只有區區二百斤,還不如普通水稻的產量高。
皇上得知以後,把戶部尚書叫來狠狠訓斥了一頓,結果農事司不但沒有因此崛起,還被戶部像甩包袱一樣給甩了出來。
皇上心灰意冷,將農事司暫時安置在工部,把原來的三個管事裁撤成一個,堪堪保留建制。
工部比戶部還冤呢,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勉強接下農事司,根本不知道怎麼管。
也沒人願意管。
農事司就這樣從一個簡在帝心的衙門,變成了燙手的山芋。又很快從山芋,變成了如今名存實亡的樣子。
之所以還存在,不過是因為皇上愛面子。
直到吃上四阿哥帶進宮的玉米,皇上仿佛又看到了希望。
從前他關注水稻、小麥忽視玉米,就是因為玉米難吃,產量還低。
可四阿哥帶進來的玉米,煮著吃居然很美味,甜甜糯糯自帶香味,關鍵不剌嗓子。
當時只問了口感,沒問產量,這會兒見四阿哥拿了如此精巧的農具去內務府打造,便猜到產量不會太低。
見皇上問起,四阿哥照實答了。此時他已經看過後院玉米的產量,也去大田考察過,並不怕說錯話惹來欺君之罪。
皇上果然大喜,問四阿哥糧種從何處得來,又問脫粒機是誰設計的。四阿哥沒有隱瞞,實話實說,皇上當面誇他有識人之明。
四阿哥趁機說出自己對玉米的規劃,皇上連說了幾個好,卻沒有立刻答應,只說要看見圍場那五十畝的產量再做定奪。
但皇上吩咐內務府全力支持四阿哥的農具創新,他想做什麼都可以,不用自掏腰包。
內務府的造辦處藏龍臥虎,能工巧匠雲集,得了皇上的吩咐之後,馬不停蹄開造,這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造出樣品。
沒想到印四當真找人把手搖脫粒機造出來了,姜舒月歡喜地圍著他轉了一圈,然後扯著對方的袖子往回走:「快回去,取玉米來!」
沒有玉米,沒辦法測試。=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