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太史慈,過去數年他主要負責訓練遼東水軍,手底下已經培養了一批擅長水戰的兵卒。
而過去幾年,遼東水軍也是打了好幾場勝戰,主要是對倭國那邊發動了一些作戰。
當然,倭國不堪一擊,楊秋目前已經派了鄧廣去倭國島嶼上面尋找銀礦,正在慢慢徹底控制倭國島嶼。
所以楊秋這次帶的是這兩個人,畢竟兩人都算是特殊兵種了。
至於軍師,楊秋這次帶的是荀攸和李儒。
等到軍隊行軍之後,令狐邵負責控制後方漢中之地,李儒則負責漢中周邊的軍事布置,所以真正去益州的人是荀攸。
「大王,益州最新消息,劉焉二子已經打起來了。」
荀攸的臉上難掩喜色,楊秋也在此刻露出了笑容,好時機呀。
第160章
張魯一家從張道陵開始已經在益州經營多年,所以他們這一派的道教,其實在益州還是有些根基的。
因為入教需要先繳納五斗米,所以也被稱為五斗米教。
劉焉當年入主益州之時,其實最開始不太順利,因為益州當時內亂,道路隔絕,有自稱黃巾軍的人在益州殺人鬧事兒。
當時馬相、趙祗等在益州起義,他們自號黃巾,短期內勢力發展迅猛,先殺綿竹令,進攻雒縣,殺郤儉,又擊蜀郡、犍為,旬月之間,破壞三郡。
益州當地的豪強士族惶惶不安,於是就把劉焉迎接了進來,希望對方能夠阻止叛亂蔓延下去,後來也成功了。
這原本是你來我往的合作,不過進入益州主政之後,劉焉就翻臉了,殺死諸多益州士族豪強。
這雖然鞏固了劉焉在益州的統治,但也導致益州的本土士族豪強與劉焉關係有些齟齬。
為了迅速掌控當地,劉焉和五斗米教的首領張魯多有往來,並且和張魯的母親關係非常密切。
當然,外界的傳言說二人關係曖昧,畢竟張魯母親經常出入劉焉府邸。
不過實際上,劉焉對張魯母子倆特別的原因是,這五斗米教煉的丹能夠緩解他身上的痛楚。
劉焉後背有嚴重的背瘡,這種病會讓人的後背長起一個特別大的膿包,發作起來痛不欲生,連睡覺都沒辦法正常睡,因為傷口是在背部,人只能趴著睡。
這種病若是在幾千年後,那當然只是一個小病,但在此時卻是一種讓人生不如死的大病。
畢竟此時很多地方還不會動手術,更別說基本的消炎消毒了。
人的身體備受折磨的時候,哪怕曾經不相信虛無縹緲的丹藥,在發現世間千萬種方法都不能緩解病痛的時候。
眼前有個人說能幫你緩解病情,重病的人一定會抓住這根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