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1 / 2)

可以說,此時儒學已經漸漸式微。

這種狀況持續到宋朝之後,知識分子為了拯救儒學,出現了程朱理學。

原本,程朱理學雖然也有缺點,但比之前肯定是進步的,可是所有的學說被統治者利用之後,就會變成各種扭曲歪解。

所以明清的時候,程朱理學雖然還是統治地位,但已經經過各種扭曲了。

所以不管是孔子還是朱熹,要他們能想到後世之人能這樣解讀他們的言論,棺材板肯定壓不住。

「王公,吾雖不信太平道,然仍許太平道於昭國立道觀、傳太平經義,君可知其為何?」

這件事情王烈是真的沒想通,他還以為是昭王比較崇尚太平道呢,沒想到昭王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

不過突然之間,王烈想到了自己之前在太平間裡面看到的內容,除了裡面一些神神叨叨的神仙故事。

似乎這裡面介紹了很多農學醫學小故事,比如受傷流血之後該如何包紮?高燒之後如何簡單退燒?如何預測天氣?如何分辨草藥?

「難道大王想通過這種方式,教會百姓生活的普通技巧?」

是有這個意思,但這不是全部,所以楊秋笑著說了這樣一段話。

「百姓勤忙於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日皆為農事而奔忙不迭,年年盡皆掙扎於溫飽之境,幾乎無有百姓會思索自身。

為何淪為農戶,為何世道這般模樣,為何自己生於此世貧苦掙扎,為何他人乃達官貴人,而自身卻需日日辛勞操持。

然此天下絕非一成不變,未來糧食愈發高產,紙張愈發便宜,愈多之人能夠踏入學堂讀書。

到那時,尋常之人亦會思索,世界本質究竟為何,我從何處而來?我逝後將往何處去,我降生於此世間究竟是為了何事?

我之存在於這世間可有意義?若無意義,我又為何存於這世上?是這世道選擇了我,還是我選擇了這世道?

而這世道可有一日會滅亡?若滅亡之後,吾等人又身處何方?吾等人存在之意義究竟為何?

王公,此等問題,我希望未來的儒學能夠認真探討。」

宋朝理學出來,就是因為之前的儒學在這個上面上的探討太過零散,不能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

所以理學就結合佛學道學的思想,探究人和宇宙的關係,最後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理學體系。

所以儒學是一定要改良的,楊秋今日說出這番話,就是希望眼前之人能夠明白她的意思,未來幫助儒學改良。

果然,這種看似簡單實則高深的問題,瞬間讓王烈艱難思考了起來。

明明楊秋的回答並沒有將他的疑問解決,但眼下王烈自己被一堆疑問給包裹住了。

「王公不必急於回應,此等問題或許窮其一生亦難覓得答案。

最新小说: 穿进乙女游戏后我被男主们日日夜夜疼爱 末世圈养 被喂饱的室友 深渊二重奏 寒症缠身的表妹h 从异界开始的300直播系统 抽到老婆卡会变成团宠吗 猫猫警官 元帅他总想谋反 捡到的夫君超会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