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1 / 2)

一個攪局者,就如同昔日的王莽。

「昭王可知王莽舊事?」

賈詡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試探,他想知道楊秋對王莽的看法。

此言一出,楊秋就知道對方的言下之意了。

賈詡是覺得他們昭國會重演王莽舊事,結局註定要失敗,所以他才一直拒絕楊秋的招攬。

「在回答王莽舊事之前,我倒想問一問賈君,為何分封建國後來不行了?為何推滅了暴秦,但實際上依然是漢承秦制?」

這個問題就太不好回答了,甚至賈詡也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麼。

準確一點的說,但凡是有探索精神的士子,恐怕都會對這個問題思考,但最後卻得不到結論。

至少賈詡不會覺得,夏商周的崩潰是因為君主的暴虐。

實際上一個君主再怎麼昏庸無能,若是這個國家依然處于欣欣向榮的上升期,那是不會把一個國家搞到滅亡的。

只有在一個國家內憂外患的時候,昏庸的君主才能加速這個國家滅亡。

比如說如今的漢天子劉宏,如果他生活在一百年之前,就算他賣官鬻爵,奢侈享受,橫徵暴斂。

那都不會像現在這樣天下大亂,最多只會有小部分的叛亂,絕對沒到亡國的程度。

畢竟一個天子再怎麼享受,再怎麼奢侈無度,實際上他一個人又能用得了多少錢財呢?

真正讓人吃不飽飯的原因,很多時候跟天子關係不大。

而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程度,非要回答一個答案的話,對他們士子階層而言,是不公平。

憑什麼他們關西之人沒有出頭的機會,必須要被關東士族打壓?

反正他們涼州人早就和朝廷離心離德了,根本不會有為這個天下誓死效忠的想法,甚至還想讓這天下亂得更厲害。

而對於那些底層人而言,原因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吃不飽。

但是昭王所問的卻又不是這個問題,為什麼最後無法像周天下那樣分封建國呢?為什麼這天下最後選擇的是秦制呢?

「是因為天命嗎?」

賈詡想了許多答案,最後卻發現每一個答案都不合適。

而這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答案說出來之後,楊秋就笑出聲了。

「賈君明明自己都不相信,但看來賈君好像也在迷惘。

王莽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想恢復舊制井田制,從此之後,這天下的世家大族,權貴階級就都背叛他了。

世祖能夠重造大漢,當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但這卻不是因為天命,而是他恢復了天下權貴世族想擁有的制度。

所以支持世祖的人越來越多,到最後終於再次統一天下。」

最新小说: 《骑虎》 狠辣小少爷被疯批疼爱(双性) 【快穿】神明与蜜糖(np) 嫁給病弱太女A後 這是誰家的小狼崽呀[快穿] [咒回同人] 棉花小貓可以統治咒術界嗎 神醫在男團選秀鯊瘋了 《避风港》 【总攻】拯救被肏烂的天之骄子 双性美人的yin乱合集(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