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頁(1 / 2)

比如這個時候的人喜歡搞的祥瑞,難道他們不知道是假的嗎?

不過是有利於自己的時候,上上下下都默認了而已,總不能只有自然災害不祥之兆,而沒有上天降下的祥瑞吧?

而出現自然災害了,要是天子正不爽目前的三公,那也剛好藉此機會可以換個聽話的。

反正規則遊戲在那裡,大家都默契的玩著這個規則,有利於自己的時候,就大書特書,不利於自己的時候,那就都是假的。

這本就是趨利避害的人性。

蔡文姬自然沒有在朝堂上面混過,不過她也是飽讀詩書的。

書上寫的道理是不是都是對的,其實很多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當楊秋問出這個問題之後,她深思一番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我曾經思考過,倘若天道至公,正義之人會得到庇護,邪惡之人會遭受懲罰,那為何這世上仍然有如此眾多的貪暴之徒能夠橫行於世,可見天道似乎並未加以管束。

既然如此,一對平凡的夫婦未曾做過任何傷天害理之事,如果他們生下了一個患有疾病的孩子,這又怎麼可能是上蒼對世人的警告呢?這對夫妻又究竟做錯了什麼?

所以我認為,天道又確實是公正的,人間的苦難與它並無任何關聯,所以每個人過得好與不好,其實大概都只是運氣使然,不過這樣的想法,或許也只能在將軍面前表露出來。」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所以文姬是相信荀子的說法?」

楊秋饒有興致地看著蔡文姬,眼中閃爍著探究的光芒。

蔡文姬猶豫了一下,隨即堅定地點了點頭。

其實在東漢時期,儒家的地位還未發展到後世那般完全不容許進行批判,甚至這個時候的儒家相較於後世還更具氣節一些。

但此時荀子的地位已經下降了許多,遠遠比不上西漢時期,主要是因為荀子的一些觀點在儒家中後來被視為異端。

其中之一便是主張性惡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教導出了兩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法家弟子,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子。

這導致他在宋明時期遭到了大肆批判,程朱理學將其視之為異端,並且後來還被逐出了孔廟,失去了從祀的資格。

但當下還是東漢時期,思想交流相對而言還是較為包容的,所以這樣的事情也能夠大大方方地進行討論。

「我倒是和文姬的想法頗為相似,荀子的這一觀點,我也頗為認同。

既然文姬覺得一對夫婦生出了患病的孩子,並非是上天的警告,也不是他們夫婦的報應。

最新小说: 眼中的那颗星 假戏真做 恶女的一方净土 《[综漫] 星浆体不可以称王吗》 《[咒回同人] 领域展开——全体降智》 《[综武侠] 我的摊子叒被掀了》 《[HP同人] 叛逆者》 《[咒回同人] 种花家交换生》 《[BLEACH同人] Protect Your Own Path》 《[咒回同人] 悟的远房亲戚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