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荀攸甚至對自己的能力都產生了些許懷疑。
莫是不是自己年歲漸長,以至於做事愈發不夠周密了?
「公達,切勿憂慮。將軍突然見你,只是因我主動提及要見自家族人之事,而後將軍恰好猜到是你。
因為聽聞過你的名聲,故而好奇想來一見。不過看你這般眉頭緊蹙的模樣,莫非你私底下真做了什麼有損昭國利益之事?」
荀諶一臉平和,目光溫和地看著荀攸,這一句詢問也並未帶有絲毫嚴肅的口吻。
荀攸面色沉靜,認真地回答道。
「想做,卻未做到。」
這個答案瞬間令荀諶不禁笑了起來,嘴角上揚,眼中透著一絲輕鬆。
「倒是符合我的預料,你們這麼多人來此,想必都想將昭國之事盡數打聽清楚。
只是昭國的機密,若這般容易便能被外人探知,那我們這些官吏豈不是白忙一場?」
二人立場不同,並不適宜談論過多更為深入的事宜,至此便點到為止。
畢竟都效忠於不同的朝廷了,即便荀攸私下真有什麼安排,以他那沉穩的性子,定然也不會輕易吐露,荀諶自然也不會急切地逼迫追問。
若要驗證心中的猜想,尚有諸多其他手段,而非在此時逼迫對方。
「可是叔父,我的名氣真的已經傳到將軍這裡了?總感覺不太對勁。」
荀攸眉頭微皺,眼神中滿是疑惑,那一向內斂的臉龐此刻也寫滿了不解。
他自然並非妄自菲薄之人,只是他的性子生來內斂,為人做事更是偏愛低調。
所以,他並不似其他士族子弟一般,身著華麗,頻繁參與各類文人墨客的聚會,然後在圈子裡彼此吹捧彼此的名聲。
沒錯,一個人的名聲想要傳播出去,並非僅靠自身聰慧便可,還需圈子內部眾人相互誇讚。
不然,即便你再如何厲害,無人幫你將名氣宣揚出去,依舊只能默默無聞。
更何況,荀攸亦非荀氏主家嫡脈,倘若自己結交的友人不夠多,其實是需要家族以利益交換,方能將名氣打響。
所以,他堅信自己的名氣絕對不足以傳到楊秋這位女將軍處。
即便他被何進徵辟為掾吏,當下替大將軍辦事。
但荀攸也敢篤定地說一句,自己在這大漢,實乃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公達,你總是喜歡尋根究底,其實這個答案我也並非全然相信。
雖說我知曉公達你本身極為優秀,但按理而言,將軍確實不應知曉你。
但這是將軍給我的答案,我也只能回覆你此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