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仔細想想,劉宏又不是那種極具血性的人,貪生怕死得很。
所以他最大的想法還是解決何進,但萬一他們楊家軍表現不佳,讓何進獲得了勝利。
劉宏以後估計就會徹底當個太上皇,日夜笙歌,反正就是賭一場唄。
荀諶笑著回應道。
「時移世易,時局每天都在變化,漢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會實現,明年漢廷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恐怕還有得折騰。
更何況何進也不是坐以待斃之人,萬一他真的率軍出征,到時候情況不一定會按照漢天子的設想發展,不過那時的事到時再說。
眼下將軍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回信?」
其實這也算不上結盟,畢竟劉宏都沒在信件里直說自己要幹什麼,而是跟她講了一堆歷史小故事,搞了一些暗示。
他是天子,怎麼可能在信件中暴露自己的把柄,直說要和敵國合作坑害自家將領,劉宏可沒這麼愚蠢。
所以這一封回信自然也不可能說答應合作,還是不答應合作。
畢竟未來的情況誰也無法預料,但肯定是要給一些暗示的。
所以該怎麼回信呢?
楊秋思索著劉宏的意圖,想著他在信件里講的那幾個小故事。
她腦海中瞬間有了一個靈感,甚至忍不住在此刻笑出了聲。
「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既然漢天子喜歡跟我講小故事,那我也給他講幾個小故事,就把這個爾虞我詐的故事再複述一遍給他聽聽。」
這個故事就是宋楚之間你騙我,我騙你的故事,兩邊後來打得都沒有力氣了。
一邊求和,一邊藉故同意,兩邊訂立盟約說我不欺騙我,你也不必防備我。
但事實上,這種盟約有用嗎?
確實有用了一定時間,但一旦兩邊實力又有對差之後,這事兒就不管用了。
所以,這其中的深意就看劉宏自己如何去理解了。
既然大家都喜歡在信件中玩這種暗示的手法,楊秋自然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回敬一番。
所以當她說出這段話之後,一旁的荀諶不禁撫掌而笑。
「將軍此舉甚妙。」
就看劉宏看完這封信之後還能不能安枕入眠了。
討論完這件事情之後,令狐邵告退離開,荀諶卻留了下來,臉上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這讓楊秋感到有些詫異。
「友若,為何一臉猶豫之色?有什麼事情不能痛痛快快直說嗎?難道是我們剛剛討論的事情還有什麼讓你心存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