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楊秋會想辦法拯救一部分黃巾軍,她不希望黃巾軍被皇甫嵩殺死數萬人築京觀,也不希望張角死後,那些黃巾軍跳下大河絕望而死。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她缺人。
所以她想跟太平道搶人,但這些隱秘心思不適合說出來。
更何況,她現在說這些也沒有人信她。
所以楊秋只能採取一點特殊辦法讓張角知道她這個能人異士。
接過信封,郭泰知道自己再留下去已經沒有意義,他嘆息著開口了。
「望將軍迷途知返,若有一日反悔,可隨時聯繫於吾!」
楊秋笑著點頭,郭泰這些人現在必定覺得,整個天下都在太平道的掌控之中了。
可惜,一旦漢靈帝解除黨錮,同意各州郡自行招募鄉勇保衛家園,那麼黃巾軍就會註定失敗。
不過這等事情暫時沒人會信,只能靜待時機了。
送別郭泰之後,接下來的時間,楊秋開始陷入了繁重的練兵備戰。
她雖然可以用一人之力抵抗成百上千人,但戰場非個人英雄舞台,也非逞能獨斗之所!
需要團隊協作,同心協力,共抗外敵!
因此,楊秋須鍛造一支堅不可摧的雄師。
然而練兵,這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
為什麼賊匪流寇通常就會被正規的軍隊鎮壓呢?是因為他們天生武力值低嗎?是因為他們吃不飽嗎?
其實不是的,一般賊匪流寇到了後期之後,吃飽是沒問題的,能夠在幾場戰爭當中活下來的也基本都是武力值充沛,腦子聰明的那批人。
可是他們在正規的軍隊面前,基本都會失敗!
原因是什麼呢?當然是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不懂戰陣之法,也不懂訓練之法,全靠一腔勇氣。
如果這支賊匪流寇能夠以專業的方法組織起來,能夠有系統的管理,那麼賊匪流寇也會漸漸轉型為正規軍。
但如果一直都是這樣橫衝直撞的打法,總有一天會敗亡。
所以練兵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將這兩千五百多人登記造冊,接著再細分成不同的隊伍來進行隊列編制管理!
這裡面兩千兩百人是最近募集的兵卒,另外的三百人中,有一百五十多人是楊家寨曾經訓練出來的兵卒,剩下的主要是虎口寨的人員以及張楊帶領的一群兵卒。
除了楊家寨那一百五十多人識字算數,剩下的這兩千多人找不出十個人認字算數,所以為了進行目前最簡便的管理。
這兩千五百人的隊伍分成了五十個隊伍,每個隊伍五十人,每個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一人,然後再設執旗一人。
而隊伍裡面再細分,五人為伍,二伍為什,設置伍長什長。
如此細分下來,隊伍就可以進行一個嚴密的管理了。
接著再將楊家寨的一百五十人分別在每個隊伍當中安插兩個人,一人當隊長,一人當副隊長,再提拔一個壯碩的武士當執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