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就不怎麼開心了。
他衝動地拿著信紙去找曹操,臉色看起來十分不好。
曹操問道:「你怎麼了?」
曹植壓下心中對父親的不滿,儘量用平靜的語氣說道:「父親看看這封信。」
曹操接過信紙看了起來。
信是季汐寄過來的,上面簡明扼要地寫道:「子建,近來可好?
我搬家了。
新家地址是益州錦官城東街老巷季府,暫時不會回南郡。
我已弱冠,取字明哲。
今年五月我投奔了荊州牧劉備,在劉備這過的很好。」
信的末尾署名是季汐。
曹操看過信後說道:「他果然是心系漢室,投奔了劉備。」
曹植並不贊同。
他說道:「季汐此前在南郡生活了半年有餘,若是有心投奔劉備,早就投奔了。」
曹操看向曹植,示意他往下說。
曹植緊接著說道:「父親當初為何要殺季汐?硬生生將人逼去了敵人那裡。」
這話他早就想說了。
曹操並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後悔,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不能留下隱患。」
曹植回去的時候心情低落。
他讓人取了幾壇烈酒,大醉了一場,之後就變的嗜酒如命,誰勸也不聽。
季汐終究沒有等到他主事的時候。
劉備能那麼快拿下益州,不用說也能猜到是誰的功勞。
他錯失了一個賢才。
荀惲、荀俁兄弟倆和曹植交情深厚,很為曹植擔心。
但是他們勸不住。
荀俁給季汐回信,在信中說了曹植的情況,倒不是希望季汐能夠勸勸曹植,只是念在季汐和曹植是朋友,告知一聲。
季汐收到荀俁回信的時候,諸葛亮也收到了徐庶的回信。
徐庶的境遇那叫一個悲慘。
諸葛亮忍不住找到了季汐,問道:「徐庶來給你慶賀生日,荀令君為何要趕徐庶出去?」
這做的也太絕了吧,一點面子都不給人留。
季汐沒想到徐庶居然會同諸葛亮訴苦,有些心虛地說道:「我也不知,大概是家父不喜歡徐庶。」
諸葛亮一想也是,應該是個人喜惡的問題。
他嘆息道:「徐庶在曹丞相那裡不受重用,過的並不好,十分懷念和我共事的那段時光。」
如果徐庶的母親沒有被俘就好了。
季汐聽到這話靈光一閃,想到桂陽太守的合適人選了。
這人就是徐庶。
徐庶原本就是劉備這邊的人,因為母親被曹操的人抓了,才不得不離開劉備,去投奔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