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金軍大敗,金國重創,又想起來拉攏了。」
帳中幾大將領無不神色義憤,顯然也是惱恨南邊皇帝的小人行事。
宗澤將眾人的神色盡收眼底,長長嘆出一口氣,「他如此行事,將戰場上陣亡的將士,置於何地?將受到戰火殃及的百姓,又置於何地?」
「況且前面兩任皇帝行事,也不曾顧惜過百姓,南逃時只顧自個苟活,不曾想過軍民的處境。」
幾大將領神色更是義憤,顯然是說到他們心中去了。
他們只要想起陣亡的同儕,遍野的屍骨,尤其是他們在死戰時,皇帝卻割地求和,長他人威風,就無法不對趙家皇帝生怨!
唉。軍心難違啊……
宗澤下了最後的決心。
「此次決戰,若非得抗金義軍鹽軍的糧草資助,我軍怕是早就餓死。」
四個多月的大決戰,後方朝廷不曾給過一石糧草支援,大軍人馬吃嚼,全源自鹽軍。
宗澤:「若非鹽軍儘量將戰線收束,整個北方都將成為戰場,到那時生靈塗炭,如何忍睹?」
這時帳中一位將領附和:「而且鹽軍還在後方安撫逃亡的百姓,沿路建粥棚施粥,建難民安置房,安置難民!」
鹽軍前方打仗,後方搭粥棚、建水泥廠磚廠,盡最大努力救濟收容逃亡難民,若非如此,北方還能如此安穩?
岳飛沉默不言。
因為眾所周知,他與鹽軍親近,大軍的糧草都是他出面,去與西門節度使商談拉來的。
宗澤環視帳中幾大將領,「我自然是知道的,西門節度使是一個真正憐民愛民之人。但此次南邊朝廷來使,顯然是打著拉攏我們、去打鹽軍的算盤。」
「屆時我們兩軍交戰,南邊朝廷就可再伺機尋求北歸。」
宗澤此言一出,帳中將領神色憤怒,顧著老將的身體,卻不好當著他的面直言不諱。
但宗澤心中再明白不過,「外敵剛滅,又起內亂,百姓何辜?」
「兩軍對戰,必有傷亡,軍中將士又何辜?」
將領們神色稍緩。
「我重病難治,但臨去之前,也要將諸事交託妥善。」
宗澤道出最後的決定,「大軍帥印,我欲交予岳鵬舉之手,你們可有異議?」
都知岳飛與西門節度使私交甚篤,甚至能要來大軍糧草。
不接受天使拉攏,又將帥印交予岳飛,宗澤的傾向已經明了。
若是岳飛執大軍帥印,憑著其與西門節度使的交情,來日不說歸附鹽軍,至少不會和鹽軍大戰。
「末將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