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只是說氣話。「節度使說救,那就救一救吧,畢竟百姓無辜。」
當然,也有人覺得不至於此,就好比曾經的梁山好漢,雙槍將董平:
「金兵西路大軍被牽制在太原,無法支援,僅金兵東路大軍,開封府據城以守,等到各路援軍趕到,自然也就解圍了。何需我們去救?」
「鹽軍本就被東京君臣忌憚,此次去,萬一被各路援軍包圍,恐是有去無回。」
董平心思機巧,人品一般,自然不想冒險去馳援開封。
但他所說的話,還真就沒有半分偏頗,非常有道理。
因為按理來說,開封確實不會有問題,反而鹽軍去了,有可能被宋廷各路援軍包了餃子。
因此董平此言一出,得到堂中不少人的認同。
但是,西門卿只拋出一個問題,就將他們問住了:「縱觀聯金滅遼以來,大宋的戰役勝負,對敵戰略、勇氣、信心,你們覺得,東京那群君臣真能守住開封,以待援軍?」
小名系統:[守衛開封的李綱,就坐在下面呢!]
「即使有人挺身而出,一時守住了開封,但能長久守住開封嗎?」西門卿的鄙夷已經盡數體現,「趙佶跑了,趙桓也不是個聰明能幹的,要是他還拖後腿呢?」
說到這,西門卿同情的目光看了李綱一眼。
李綱:???
節度使是要我說兩句嗎?也對,他是朝廷派遣官吏代表,是該說兩句。
李綱:「下官認為,東京情況不會多好,即便短暫地守住,也不能長久。
太上皇攜朝中重臣們南逃,此舉已擊潰宋軍對敵信心,軍民信心低迷,新君上位後又意志搖擺,不曾採取合適的對敵準備,顯然也不是能力挽狂瀾的有為君主。」
「如此形勢,東京危矣。」
李綱礙於身份,只說東京危矣,不說救不救。
至於救不救,西門卿早有決定,「東京開封,必須馳援。且由本官,親自帶兵前往。」
西門節度使既然已經決定,堂中將領和諸官便再無異議。
一錘定音後,開始安排布置。
「值此時刻,北境四寨的位置更加緊要,衛江、牛皋、阮小二,你們三人繼續守衛北境四寨,不做變動。」
「但須重視兵士日常操練,日日備戰以待,嚴格防備北方金兵動向。」頓了頓,又補充:
「若金兵南下滄州,邊境百姓可自港口登船南下避難。之後援軍會儘快自海陸兩路,北上支援爾等。」
換言之,百姓可南逃避難,援軍也會儘快分兩路北上,但邊境鹽軍不可後退。
與岳飛同坐一堂,歷史上未來會是岳飛副將的牛皋,當即抱拳領命:「若金兵自滄州南下,牛皋必率軍對戰,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