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卿得到情報網傳回的消息:
「童貫不曾做對戰準備,不曾編隊整軍,便鬆散開拔。一路行軍稀稀拉拉,並下令大軍:不許殺遼軍一人一騎,」
西門卿:「……」歷史是客觀的,就連荒唐命令都與歷史上一模一樣。
就在旁邊的李綱聽聞消息,直接一腳踩塌一張桌案,不愧是歷史上帶兵守開封的梁溪先生!
「如此輕敵,必敗無疑!」
「獅子撲兔尚且全力以赴,大宋軍隊本就一直深受冗兵問題所困,平日疏於操練,全力以赴或還能勝負各半,如此輕敵,必敗無疑!」
「況且那甚麼荒唐命令:不殺遼軍一人一騎?宋兵是去打仗的,不殺敵軍如何取勝?靠文人口中的仁義道德取勝嗎?!」
關注宋遼戰場的不止鹽軍,對童貫及蔡攸大軍的荒唐命令憤怒不已的,也不止西門卿。
還有河間府的敢戰士岳飛,一樣氣怒不已。
岳飛因為刺探滄州有功,後來又剿滅河間府兩股匪盜勢力,已經被升作了敢戰士千戶,率兵千人。
聞知宋軍的荒唐行徑,一如歷史上岳飛初期時的少年意氣那般,直接抗命出營。
率領手下一千兵士,欲要借道滄州,北上進攻燕京!
但是被西門卿親自攔住了。
岳飛無比激動:「……童貫十萬大軍必敗無疑!岳飛要北擊燕京,支援宋軍!」
「鵬舉,本官知你盡忠報國之心,也欣賞你的英明勇武,再過些年或許便成當世帥才、一代軍神。」
西門卿稱讚了岳飛,也打破了他的妄想,「但鵬舉啊,人力有盡時,你帶著手下一千兵士,又能改變甚麼呢?」
「前方有童貫十萬大軍,對面有遼國所剩有生力量,你的一千人,不是被遼軍一輪箭雨帶走,便是被潰敗的童貫大軍踩踏衝散。」
「鵬舉,在大勢面前,我們個人再如何努力扭轉局勢,能起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岳飛深知西門節度使句句發自肺腑,是在掏心掏肺地教導他這個後輩。
但越是如此,他越是悲憤難言。
西門卿照樣拍拍岳飛的肩膀,「鵬舉,若宋軍此戰大勢已去的定局已無法更改,那麼我們能做的,就只剩保存力量。
等來日天下傾覆時,或許還能挽救大廈於將傾,黎民於水深火熱。」
「且忍下衝動,再圖來日罷。」西門卿負手北望,神情中儘是大廈將傾的凝重,和無能為力的悲哀。
即使分兵巴蜀的鹽軍兵力已經補足,但西門卿也不覺得若將這不足五萬的北方鹽軍,現在投入北方草原,能夠在遼、金的地盤上大獲全勝。
而且還有東京朝廷拖後腿,恐怕還沒敗於遼軍和金兵之手,就先被童貫十萬大軍背刺。
鹽軍再勇武,也是冷兵器作戰,絕對的兵力懸殊和劣勢之下,也無能為力。
即使西門節度使,對眼前的局勢也束手無策。
只能忍下衝動,以圖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