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下萬民塗炭,但我願在此立下保證,但凡在鹽軍守護的土地上,我都將為百姓過上安穩日子而殫精竭慮!」
「不要擔心,『除權奸、救萬民』的大業,終有一日將會實現!」
……
諸如此類鼓舞人心的話,西門卿一遍遍說給他們聽。
而效果也顯而易見地卓越。
軍屬們非但不因在外駐守各縣的鹽軍親人的安危而擔憂埋怨,反而嚷著家中還能再出一個、兩個男人參加鹽軍!
其熱情之高漲,簡直洶湧。
吃這一頓團年飯的目的,可不在於擴招鹽軍兵員,西門卿在為鹽民的大局大義表示感動之後,就斷然拒絕了他們參軍的要求。
如果只是把鹽軍養成古代大多軍隊那樣,兵員自然是多多益善。
但西門卿他們已經商定,要將如今共計四萬之數的鹽軍,打造成如魏武卒那般的精兵。
走貴精不貴多之路,有土高爐煉鐵,配備兵械不是難事。
而且精兵戰略人數較少,還能省下一些糧草。如此東挪西補,打造精兵鹽軍,與靠人數壓制相比,耗費財力倒也沒多上太多。
與鹽工和軍屬們吃過團年飯之後,時間很快就來到除夕。
除夕這日,西門卿把武松、吳用,以及從南方回來的公孫勝,從鹽山縣回來的魯智深,還有在鹽場的鹽軍千戶們,盡數邀請到家中。
大家一起吃團年飯和守歲——也到了西門卿安定後方和應酬的最後一場。
在西門卿的鼓勵、誇獎和放手之下,這幾來,吳月娘到底是歷練了出來。
不僅通過之前的大團年飯,在鹽工和軍屬之中順利亮相併確立主母地位,也把這一場部分鹽軍骨幹參加的團年宴和守歲,安排得妥帖周到。
作為定位是鹽軍軍師、主公副手、未來賢相的吳用,見識到吳月娘的能幹,頗為西門卿感到高興:
「大娘子賢能,大官人得此賢內助,後方無憂矣。」
「誠如加亮先生所言,有娘子為我撫育幼兒、安撫軍屬、安定後方,開年後外出時我就能放心了。」
西門卿無論在內還是對外,都儘量給足吳月娘面子、確立她的主母威嚴和地位。這是關係到後方穩定與否的大事。
傍晚時候,這頓團年宴就開席了。
席間推杯換盞,喧喧鬨哄,好不熱鬧。
吃過團年宴,天色已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