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看看!是什麼……」
如此四個人看完信,比較表現的話,反而是最開始的林沖反應最沉穩。
待四人情緒稍微平復下去,吳用就開始指揮:「常管事,趁此時機,大量購置一批石炭。不必再顧忌怕露出馬腳,只管盡全力購得最大量!」
「鐵礦也是,哪怕礦場獅子大開口要兩倍價格,也要儘量多購得!」
常峙節鄭重點頭:「明白!若問起,我就隨便扯一個謊應付過去便是。」
「不過高爐煉鐵也不一定要鐵礦石,廢舊鐵件如農具兵器,都能重新冶煉……」
吳用直接道:「我知你在兵屯有些門路,仍舊是那句話:全力施為!儘可能多的淘換來廢舊鐵件。」
說完又看向林沖:「林統領……」
林沖對上吳用的目光,嚴肅地頷首,「我會立馬調回護衛隊,往大官人來路上布兵,以接應大官人。」
滄州鹽場如今的護衛隊,已經超越了三年前西門卿預估的一個師的兵力,達到了一萬五千人。
這一萬五千人配備全套精鋼的軍備,戰力也在不斷地剿匪(土匪和賊兵)中得到歷練提升。
一萬五千人的護衛隊,自然不可能全部陳兵鹽場。
其中三千人輪換護衛鹽場,剩下的分散在各個山頭『土匪窩』里,眼下得要調動起來了……
吳用又看向謝希大:「謝管事,大局穩定就靠你了,在此緊要關頭,萬不可生出事故。」
謝希大整個人已是全陣以待,「加亮先生放心,鹽場各項物資調度清點,內外管束,我會更加抓緊!」
如此就只剩下一個祝實念。八千鹽戶,約三萬鹽民,便是由他在管理。
此次起事,重中之重便在三萬鹽民。
吳用盯著祝實念說:「起事一事,自然要等大官人到來才能成事。可在此之前,一些準備我們卻是要做好的。」
祝實念也深知責任重大,「自然。」
「那我們便來商議列舉……」
……
無棣鹽場,應伯爵拆開了第二封信。
與滄州鹽場收到信後一樣,各人反應大差不差。
「加緊燒制水泥!」
「加緊燒制紅磚!」
「緊要關頭,鹽場裡切莫橫生事端!」
……
當第三封信走海路南下,又走水路西進巴蜀之地,來到白賚光手中,並被他拆開時,已經是半月之後。
信中只有一個意思:早做準備,萬萬當心,情勢危險時,以保存安危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