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衡看中了城外靠著渡口的一個小鎮子,離縣城也就三里路,坐牛車很快就到。
江南河流湖泊眾多,水運是極其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城外的東山渡順河直下可輕鬆到達石頭城,再去燕子磯。燕子磯是長江上的重要渡口,往上游可去蜀地,往下游可去潤州西津渡、蘇州等地,亦連通揚州的瓜洲渡,通過那邊再上大運河就到了北方。
因此,東山渡的水運一直都挺忙碌,運貨運人,周圍的小鎮頗為繁榮。
周自衡在小鎮上看了一個小院落,乾淨整潔,而且布局合理,旁邊就是一條小溪。唯一的缺憾就是離小鎮聚居地稍遠了些,附近只有兩三戶人家,比較偏。
他挑刺:「太偏了。」
想買才會挑貨。
牙人精神一振,上心了:「貴人,我說句心裡話,若不是位置上欠缺一點,這院子可能還輪不到您呢。」
周自衡這才知道,原來此時律令里有規定,如果主人家要賣房,不能直接就對外出售,得先問過自家親戚和鄰居,他們不要或者是出價太低,才可以賣予外人——這也是當時為什麼他剛來江寧縣時想買城東那一片的宅子卻一直都買不著的原因。本地士族們不願意他住進來的話,可以直接通過法律條款來拒絕他,只要願意出錢就行了。
「您是開作坊,和自住的要求又不相同。」牙人舌燦蓮花:「這邊雖然偏一點,但開作坊的話不容易影響到其他人,關起門來十分安靜不受打擾。又靠近水源,取水用水都方便。」
「而且,貴人您看,」他指著旁邊的荒地道:「若是您的買賣做大了,覺得這院子不夠用,到時候可以再把這塊荒地給買下來連成一片。這地的主家我恰好認識。」
周自衡看向牙人的眼神中充滿了欣賞,會說話!每一句話都說在了點子上。
他都有點手癢的想把這個人才挖過來。不過,當務之急是看房子。
一路看下來,這小院落的確是優點大於缺點,因此也不再猶豫,爽快的付了錢,和院子原主人以及牙人一起去縣衙立了字據,拿到了房契。
拿回家後,周自衡將房契交予徐清麥。
親兄弟明算帳,多少親密關系最後毀在了利益分配上,因此兩人早就商定好了合作模式——徐清麥出技術,負責後續的技術培訓和參與產品更新,占六成,周自衡負責找銷售渠道和日常管理,占四成。
不過,周自衡心裡想的是,後續如果家中有了其他進項,這個手工皂坊就直接算成是徐清麥個人的。
徐清麥還不知道他的想法,她拿著房契高興得不得了:「咱們也算是有產業的人了。」
而且不是「繼承」而來,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意義完全不一樣。
周自衡輕描淡寫:「一個小作坊而已,以後會越來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