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規矩剛出來,明嫿還覺得有些嚴苛。
畢竟按這要求,十二歲的小泥巴和六十七的董老爺子都無法住進積善堂。
但憑著對「榜眼」的信任,還有裴璉教她的那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明嫿還是決定按照王主事的來。
與柳花胡同眾人說明此事時,的確有些不符條件的貧民出聲埋怨,甚至還說出「不想幫了就直說,何必提這些要求」這種話。
明嫿聽到這話時,帷帽後一張俏臉又白又紅,既憤怒又委屈,還有種說不出的尷尬與自我懷疑。
但很快小豆芽菜就替她罵了回去:「吳二叔,若非夫人好心尋醫送藥,你家三娃子早就沒命了,你現下說這種喪良心的話,你虧不虧心!」
小泥巴也嗆道:「就是,我阿爺六十七了,都與我想法子出去覓活路,你今年還不到六十呢!」
那被稱作吳二叔的不服氣道:「那我……我又不像你阿爺那樣讀過書,再說了,我一條腿是瘸的,又老又殘的,我能做什麼?」
小泥巴道:「你腿瘸,手又沒瘸,再不濟你和范大娘一樣,去碼頭替人漿洗衣物,照樣能賺銅鈿。」
吳二叔一張臉青白交加:「哪有男人漿洗衣物?這像什麼話!」
站在角落裡的范大娘聞言,冷嗤道:「呵,人都要餓死了,還分這些,那便是餓死也活該!」
胡同里的百姓們議論紛紛,董老爺子尋到明嫿,道:「夫人,老朽知道您是大善人,但善人可不能叫人當傻子欺負了,該立規矩的時候還是得立。所謂不立規矩,不成方圓,若畏首畏尾,顧這顧那,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
「您就按照您的想法去做,說句不好聽的,像是吳老二那些人,明智未開,眼皮子淺,只顧著腳尖的三分地,毫無大局觀,他們的話壓根就不必聽。」
明嫿心裡其實早有決定,只看著董老爺子,仍有一絲難為情:「若真按規矩辦,您與小泥巴皆進不了積善堂。」
董老爺子卻是毫不在乎般,樂呵呵道:「老朽雖老,卻還沒老到不能自理的地步,每日與小孫女一道出去討食,苦是苦了些,卻也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像積善堂,還是留給鄭婆婆、小猴兒他們這些真正可憐無力之人罷。」
董老爺子口中的小猴兒便是小豆芽菜,一個八歲的孤兒,許是因著嘴唇裂開三瓣,才被家人遺棄。
又因嘴巴的畸形,被喚作小猴兒。
董老爺子嘆道:「只盼著這些孩子進了積善堂,能讀書受教,走上正道。」=quothrgt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