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學習隊伍遠能比零星幾個人學到更多的東西,再加上潁川地理位置的優越,良種的鋪開和經濟發展遠勝於它地。
重工業不是民間能夠發展的東西,輕工業卻可以努力一番,尤其是紡織業,這個推動工業發展的基礎與發動機行業入門門檻低,收益快,需求也極為旺盛,不僅能夠在北地大量傾銷,甚至襄陽也願意扶持,願意以較高的價格大量購買,再折算成所需的物資貿易。
利益帶來了商業的繁榮,紡織業在潁川郡飛速發展,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人聚集進入作坊,工廠勞作,只不過看起來欣欣向榮的局勢下,是穎川郡艱難維持的本地糧食自給率,以及越來越高的物價。
而暴雨帶來的減產,給予了這一切最後一擊。
任施有些疲倦的坐著馬車,從周家往城中走。
不知從何處而來的流民大量聚在縣城門外,將草插在自己頭上,或跪或躺的等待著城中有人能將自己買下。
只是如今工坊已不再『招』人,而城中居民自己尚且都顧不得,哪裡還能有餘糧供的起別人吃喝?一直無人過來買下他們。
故此,一見坐著馬車出行的任施,這些流民便立刻涌了上來哀求。
「我是織工,會用提花機,求大人買下我吧!我只要十五石米就夠了!」
「大人,我會釀酒,會木工,還能修機器,只要二十石……」
「求老爺發發散心,領走我這雙兒女吧……」
「都讓開!」
車夫厲聲呵斥,將這些人都驅趕到了一邊,安穩的入了城。
看著這些流民的模樣,任施逐漸握緊了拳頭,一路未發半言。
直至馬車停在一處粥攤。
這是城裡給無業居民施粥的地方。
流民中有不少匠人,失家失業的他們只需要有口飽飯,有處休息之處就夠,於是不少作坊將舊工人解僱,把他們雇了進來,這些霎那間失業的工人瞬間沒了生計,有些尚有儲蓄的還好,能夠再撐一段時間,沒有的,和流民也沒什麼區別了。
粥攤免費施粥,城內城外都會發,只是糧食不多,每日只供一碗,勉力保證人不被餓死,但不斷增多的人口讓粥攤能夠存在的時間越來越短,連兩日都不夠維持了。
組織起來施粥的任施,只能到處遊說大戶,勸他們捐出一點糧來,可惜——
粥攤前等待的李勉見任施回來,立刻起身詢問:「任兄,此去周家如何?」
任施有些無力的看向了他,隨即慢慢的搖了搖頭。
「這群混帳!」
有腹中飢餓的工匠還在粥攤周圍晃悠,他們不太適合在這裡談話,李勉只能招呼著對方一起進入自己家中,而後抱著頭,怎麼都想不明白的努斥道:
「這群大戶,家中不知道積了幾年的糧食,如今受災,竟一點都不肯拿出來,就為了再餓一餓這些農人工匠,好挑更加低價忠心的奴隸……就不怕激起民憤,不怕天師與劉使君親至嗎?明明使君已經就在汝南了啊!」
「他們覺自己能火中取栗,只看得見偌大糖栗,看不見那糖栗邊的熊熊大火,哈,或許還覺著自己能撲滅大火呢!」